勐 (猛) 烈
①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清代属元江州。傣语 “勐” 为坝子,“烈” 为河流,意即河边的平坝。
②即今云南景谷县东南勐烈。《清一统志·普洱府》: 猛烈村 “在威远东八十里。《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烈村界”。
①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清代属元江州。傣语 “勐” 为坝子,“烈” 为河流,意即河边的平坝。
②即今云南景谷县东南勐烈。《清一统志·普洱府》: 猛烈村 “在威远东八十里。《滇纪》: 威远之地,东八十里至猛烈村界”。
即今河南封丘县东留光乡。民国 《封丘县续志》 卷2 《乡镇》: “留光镇,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清一统志·泽州府》:龙潭峡“在凤台县(今晋城市)东南九十里。有五股泉流汇于此,其下陡绝为龙潭”。
即今甘肃华亭县东四十里安口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平凉府华亭县图:东有“红山堡,即安口窑”。
明永乐九年 (1411) 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属大田所。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十三年 (1415) 升为散毛宣抚司。明永乐九年(1411年)改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十三年升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襄州置,治所在西淮安郡 (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隋仁寿初为升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废。②隋仁寿二年 (602) 置,治所在乌程县 (今
在今广西横县西五里。《寰宇记》 卷166宁浦县有 “鸣石山”。雍正 《广西通志》 卷15横州:“鸣石山在城西五里。《山海经》 云: 长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鸣石。即以此名。”
在今河北沧县南。《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盟亭,《郡国志》 云: 长芦县有盟亭,即为燕齐之界。” 《方舆纪要》卷13沧州: 盟亭,“《志》云: 古燕、齐分界处。二国尝结盟于此,因名”。
俗称西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东北距汇宗寺里许,俗呼新庙。清雍正九年 (1731),敕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之式建置,以居章佳胡土克图。制作工艺,为蒙古诸寺第一。
古岛屿名。①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岛。《元史·外国列传·爪哇》:至元三十年(1293),“大军继进于吉利门”。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西洋针路”作吉里问大山。②即今新加坡海峡西
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构溪河。《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和溪水一名护溪水。自利州义清县界流入,南流经县东,又南入阆中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