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邓部
唐、宋大渡河以南少数民族部落。在今四川越西县南。《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
唐、宋大渡河以南少数民族部落。在今四川越西县南。《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
①唐如意元年 (692) 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景云元年 (710) 改名会昌县。②唐长寿二年 (693) 改唐隆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神龙元年(705) 复改为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即墨有中祠山。《寰宇记》卷20即墨县:“中祠山在县东南五里。《汉书》云:不其山有太乙仙人祠九所,此其一也。”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八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北斗滩“怪石凡七,隐立若斗杓也”。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长胜镇。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
天目山的东支。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五十里。主峰大仙峰海拔1479米。《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天目山”条:东天目“高三千九百丈,有大仙、将军、宝珠等峰,洗眼、浮玉、白龙、炼丹等池,瀑布、玉剑等泉”。在浙
明置,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明《辽东志》 卷2: 前屯城 “洪武己卯年都指挥曹毅因瑞州旧址修土城,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宣德、正统间备御毕恭、邓铎前后包砌,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六里二百步。
即大漠。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锡林郭勒盟北部交界地区的戈壁大沙漠。又称大漠。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斜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北史·魏太祖纪》:登国六年(391年),
唐开元元年 (713) 改洛州置,治所在洛阳、河南二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及洛宁、渑池等县以东,新密、巩义二市以西伊、洛、河流域。金兴定初改为金昌府。元改为河南府路。明改为河南府。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北三十二里化庄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有另股陈太常等分踞化庄集”。
亦作思陇驿。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旧属上林县,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