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集
即褒信镇。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林其贤在包信集”。
即褒信镇。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林其贤在包信集”。
即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元潭乡。清道光《南江县志》上卷:元潭铺“在县南”。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二十四溪在“县西四十里。汇山溪之水东出,有石山夹岸错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
楚国之别称。《战国策》 卷3秦策: 张仪说秦王,“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因其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一带,故称。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银屿。在珊瑚岛及全富岛东北。为一小沙洲。中国渔民向称银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1947年改名森屏滩。因明黄森屏使婆罗,故名 (一说黄森屏为马来西亚传说人物,或为王三保、
又名秀江。古名南水、牵水、渝水。在今江西西部,为赣江支流。《寰宇记》 卷109袁州新喻县: 袁水 “在县南五十步。西至一滩,滩长二里,其地险峻,号曰五浪滩。其侧立为五浪馆”。《明一统志》 卷55临江府
辽开泰三年 (1014) 置,在今辽宁普兰店市附近。金废。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普兰店市附近。属东京道。金废。
东魏天平二年 (535) 置,属魏尹。治赵城 (今河北大名县西北)。北周移治孔思集寺 (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属昌乐郡。隋为武阳郡治。唐为魏州治。五代晋改名广晋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析馆
在今西藏东南部,西界门隅,东界下察隅,南邻印度。珞渝是藏族对珞巴族居住区的称呼,藏语意为南域。17世纪末叶珞渝就置于五世达赖的统治之下。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曾将珞渝划归波密土王管辖。1944年珞
唐长安城太极宫楼阁。在太极宫东北隅,今陕西西安城北部。贞观十七年 (643) 由唐太宗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阎立本画像,共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阁上。
东汉建和二年(148)改清河国置,治所在甘陵县(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 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三国魏改为清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