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长垣县置,属滑州。治所在妇姑城(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寰宇记》卷2:“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复改长垣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改名长垣县,唐复名匡城县。属开封府。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长垣县置,属滑州。治所在妇姑城(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寰宇记》卷2:“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复改长垣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改名长垣县,唐复名匡城县。属开封府。
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清一统志· 台州府》: 新罗山 “在临海县西三十里。与八叠岭相望。鸟道巑, 登陟艰阻。 山多野果, 土人利之”。
北齐置,属大宁县。即今山西大宁县城。《元和志》 卷12大宁县: “浮图镇,齐河清四年筑,隋移大宁县理此,即今县理是也。”
即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明费信《星槎胜览》:交栏山“自占城灵山起程,顺风十昼夜可至。其山高而丛林藤竹,舵杆桅樯蓬箬,无所不备。胡元之时,命将高兴、史弼领兵万众,驾巨舶征阇婆国,遭风至于交栏山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二十五年 (1392) 废。永乐十二年(1414) 复置,属思州府。清乾隆间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二十
西汉置,为庐江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三国时废。西晋复置,治所移今舒城县。南朝梁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两汉及南朝齐皆为庐江郡治
隋大业元年 (605) 置,为冲州治。治所在今越南广南一岘港省维川县南茶轿。三年 (607)为林邑郡治。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荞。属林邑郡。后废。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间房。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哈密:三间房卡伦“距城四百六十里”。清末废。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琚公岭在 “县东南六十里。路通处州府遂昌、龙泉县”。
一作都占堡。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都宁。明洪武间移都宁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都宁。明洪武时移置都宁巡检司于此。
①秦始皇二年 (前245) 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县。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属陈留郡。北魏兴安元年 (452) 废。太安三年 (457) 复置。东魏天平元年 (534) 改属开封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