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省
明初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至永乐十一年(1413)有十三布政使司,故又称十三省。
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定制为十三布政使司,又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川、贵州、云南。
明初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至永乐十一年(1413)有十三布政使司,故又称十三省。
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定制为十三布政使司,又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川、贵州、云南。
明置,属南宁卫。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
唐渤海国第三代文王大钦茂第四女夫妇合葬墓。在今吉林和龙市东北龙水乡龙头山上。北距中京显德府(今和龙西古城)十二里。该墓出土墓志载:贞孝公主死于文王大兴五十六年(792),终年36岁。于同年“陪葬于染谷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仙村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增城县有“仙村墟”。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都鲁河。源出小兴安岭,东南流入松花江。《金史·世纪》: “会陶温水、徒笼古水纥石烈部阿閤版及石鲁阻五国鹰路,执杀辽捕鹰使者。辽诏穆宗讨之。”
在今福建泉州市。《方舆纪要》 卷99晋安县: 晋安驿在 “府治西肃清门内。元曰清源站。明朝洪武九年改置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
即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宋史·地理志》 处州庆元县: “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
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
一作落都城。即今青海乐都县。十六国后凉吕光置乐都郡,南凉太初三年(399)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乐都城南。”在今青海省乐都县。十六国前凉筑。后凉吕光置乐都郡。公元39
明置,属万州。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万城镇)。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肥成市北老城。东汉属济北国,寻省入卢县。三国魏复置,西晋废。即“肥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