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营长官司
元置十二营寨, 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置十二营长官司,属安顺州。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
元为十二营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长官司,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十二营。属安顺州。洪武二十五年属普定卫,正统三年(1438年)属镇宁州,万历三十年(1602年)属安顺军民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废。
元置十二营寨, 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置十二营长官司,属安顺州。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
元为十二营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长官司,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十二营。属安顺州。洪武二十五年属普定卫,正统三年(1438年)属镇宁州,万历三十年(1602年)属安顺军民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废。
清同治十一年(1872)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又名升高山。在今安徽萧县南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29萧县: 胜高山 “东接丁公山。山阴有黑坞,约三亩许。夏秋积雨其中,染人衣,即成黑色云”。
即今安徽肥东县北护城乡。清置驿于此。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上堡乡。《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上保镇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本上犹县之过步镇巡司,正德十四年,王守仁以上保、石溪、烂泥坑路通郴、桂,奏请徙置,改今名”。
即宁夏西吉县南之葫芦河。《宋史·曹玮传》: 真宗时,“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于是陇山诸族皆来献地”。即此。《明一统志》 卷35平凉府: 武延川 “昔有武延者居此川之旁,因名”。
即今陕西洛南县南县河。源出洛南县西南,东北流注于洛河。《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历清池山,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
元置,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四十里茜泾镇。明置巡司于此。后废。清乾隆十一年 (1746) 移州同驻此。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太仓市东北茜泾。元置昆山巡检司于此,明初改为唐茜泾港口巡检司。清乾隆十一年(1746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南军山镇北。《水经·汉水注》:“江水又东径小军山南。”
①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菱湖岭在 “县北二十五里。《志》 云: 自县至开化凡八十里,岭为往来之冲”。②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菱湖岭“在县 (治今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7永宁州: 虎踞崖 “在州东南二里。本名老虎崖,相接者为金竺崖,一名狮子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