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内
即唐兴庆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兴庆公园一带。宋程大昌 《雍录》 卷3: 兴庆宫 “在都城东南角,人主亦于此出政,故又号南内也”。
唐玄宗扩建其在藩时长安城内旧宅为兴庆宫,备游幸;以其在东内、西内之南,故称南内。
即唐兴庆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兴庆公园一带。宋程大昌 《雍录》 卷3: 兴庆宫 “在都城东南角,人主亦于此出政,故又号南内也”。
唐玄宗扩建其在藩时长安城内旧宅为兴庆宫,备游幸;以其在东内、西内之南,故称南内。
①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盐城市西龙冈镇。《清一统志·淮安府二》:冈门镇“盐城县西十八里。旧置税课司,今裁”。②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2合江县:冈门镇“在县南。路通遵义。万历中,杨应龙之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周书·韦孝宽传》:建德四年(575),武帝志在平齐,孝宽上疏陈策:“三鵶以北,万春以南,广事屯田,预为贮积。”《方舆纪要》卷41河津县称:“时盖置镇于此, 自此南至河南鲁山县之三
古运河名。又名漕河。本秦代在春秋吴国故渠基础上开凿的人工运河。六朝时为漕河。隋大业六年(610)重浚,定名江南运河。北起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东南经丹徒、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
唐景福元年 (892) 改覆津县置,属武州。治所在将利城 (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五代唐长兴三年 (932) 徙治今武都县,为阶州治。元至元七年(1270) 省入州。古县名。唐景福元年(892年)以覆津
北宋置,属澄城县。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五十里良辅河。《清一统志·同州府二》:良辅镇“旧有唐魏郑公庄,故名”。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北。后废。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城西北隅。《清一统志·济宁州》: 普照寺 “在州城西北隅,齐梁古刹也。有六楞唐碑,载宝历二年修。又有金党怀英隶书二碑”。②唐太宗时建。初名普曜院,后改普照寺。在今浙江富阳县北。李白有
隋大业十二年 (616) 升隆龛镇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旧唐书·地理志》: “隆龛山在县西三里。” 县以山名。唐属普州,先天元年 (712) 改为崇龛县。古县名。隋大业十
在今广东佛山市内。原为供奉北帝之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洪武五年 (1372) 重修。其后又多次修缮。因居佛山诸庙之首,故俗称祖庙。现存前殿、正殿、庆真楼、锦香池、万福台等五部分,多是明、清建筑。
隋大业二年(603)改大渡戍置,属嶲州。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唐武德元年(618)改置阳山县。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部、直湖港和新渎桥港两岸。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 8000。镇人民政府驻阳山,
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南白马镇附近。《方舆纪要》 卷67内江县: 黄市井 “在县西南二十里。产盐。宋志云: 内江有六十六盐井,此其一也。今有黄市井盐课司”。古盐井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