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宁路置,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南宁府取 “粤南永宁之义”。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东至今横县,西北至平果,西南至上思。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曲靖路置,治宣化县(今广西南宁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至今平果县,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其后北部缩小。1913年改为南宁县。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宁路置,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南宁府取 “粤南永宁之义”。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东至今横县,西北至平果,西南至上思。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曲靖路置,治宣化县(今广西南宁市)。辖境东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至今平果县,西南至今上思等县地。其后北部缩小。1913年改为南宁县。此地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
即 “蛮氏”、“戎蛮”。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续汉书·郡国志》新城县: “有鄤聚,古鄤氏。” 即此。即“鄤聚”。
一作巴鲁安。即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帕尔万。《元史·太祖纪》:十八年(1223)“夏,避暑八鲁弯川”。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固本堤” 条下: 梅家畲堤“在府 (治今临江镇) 东十五里。旧有堤,成化以后为洪水所坏,垂修垂圮,民不能田,嘉靖初悉力修筑,始不为患。崇祯十一年复决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宁塔一带。藏语意为向阳坡。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即沪渎垒。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晋书·孙恩传》: 东晋隆安四年 (400),“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因名。《寰宇记》 卷91苏州吴县: 袁山松城 “今为陂湖所冲,已半毁于江中”。宋代
十六国前凉张骏置,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一说在今高台县西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1后凉录: 后凉大安元年 (386),张大豫 “求救于岭西诸郡, 建康太守李, ……起兵应之”。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三年(965),王全斌攻剑门,“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跨江为浮梁以济。蜀人见之,弃寨而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石敬瑭军
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 雨花台 “在城南三里,据冈阜最高处,俯瞰城闉。考证: 旧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赐花,故名”。所产五色
在今北京市故宫西华门内。《日下旧闻考》卷13: 武英殿 “前后二重皆贮书籍。凡钦定命刊诸书俱于殿左右直房校刻装横”。清乾隆年间校刻 《十三经》、《二十二史》、《四库全书》 等皆藏于此。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