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三泉县(今四川广元市东北)。八年 (625) 废。
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摩刍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南五十里云龙镇。民国 《摩刍县地志》: “摩刍在威楚之南,故名南安。” 明、清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双柏县北云龙镇。属威楚路。明、清属楚雄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双柏县地。1913年废州,改为南安县。因与福建省南安县重复,1914年改名摩刍县。1929年又易名双柏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三泉县(今四川广元市东北)。八年 (625) 废。
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摩刍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南五十里云龙镇。民国 《摩刍县地志》: “摩刍在威楚之南,故名南安。” 明、清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双柏县北云龙镇。属威楚路。明、清属楚雄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双柏县地。1913年废州,改为南安县。因与福建省南安县重复,1914年改名摩刍县。1929年又易名双柏县。
一名伏牛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山北为汝水之源,山南为白河之源。《山海经·海内东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北。”《元和志》卷6汝州鲁山县:“汝水出县西一百五十里天息山,一名伏牛山。”
又名龙安水。即今四川安县境之安昌河,为涪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安昌水“在县东南。源出三面山,合诸山溪之水,东流入安县界,又经绵州西而入涪水。亦曰龙安水”。
指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朝鲜呼长白山为白头山。民国《安图县志》卷1:“白头峰,在天池南稍东。山峰隆起,上有孤石,形如佛顶,朝鲜名为白头山, 以其形相似故也。由池至巅十一里。”在吉林省东南中国和朝鲜边境
十六国之一。东晋太元十一年(386), 氐族吕光据凉州,称酒泉公(后改为三河王、天王), 国号凉,建都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史称后凉。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地。凡三主十八年,元兴二年(
即玛卜加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藏)语:玛卜置谓孔雀。雪山涧水下流,如出孔雀口,故名。”
①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六十六里吕王镇。《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双城镇”条下:“《志》云,县北五十里有吕王城。其西五里即金局关也。皆县境设险处。”②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76蕲州
春秋时麋国都。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左传》: 文公十一年 (前616),楚 “潘崇复伐麋,至于锡穴”。即此。西汉置锡县。锡,又作钖。春秋麇国都。在今陕西省白河县东南。《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明置,属永宁卫。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七十六里四海镇。《清一统志·宣化府三》:四海冶堡“旧尝冶铸于此, 以有四水合流,名四合冶。元时往来上都,恒取道于此,后讹为四海冶。明天顺八年筑堡”。清于此设守备驻防,
在今江西德安县北八里乌石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3:德安县北有乌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