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汝阴郡
东晋时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南朝梁改为汝阴郡。
东晋侨置,治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属豫州。南朝宋属南豫州,齐复属豫州。梁改为汝阴郡。
东晋时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南朝梁改为汝阴郡。
东晋侨置,治汝阴县(今安徽合肥市)。属豫州。南朝宋属南豫州,齐复属豫州。梁改为汝阴郡。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东汉末曹操筑于邺城内西北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五年(210),“作铜雀台”。十八年,“作金虎台”。其后又筑冰井台,故称三台。《水经·浊漳水注》:“(邺)城之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清化府。治所在俄乐县 (今越南清化省寿春县一带。一说即今峨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寿春、玉乐县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入安南。
一作白地。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白地。《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的城 “在日喀则城东三百三十二里”。又作雅尔博罗克勒巴底。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北白地。
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朅湿伐罗(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1:阿点婆翅罗国“周五千余里”。
又名柳城。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都城岗村。《寰宇记》卷10陈州西华县:“柳城在县西二十里。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本名娲城,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为柳城。”
东魏天平二年 (535) 置,属魏尹。治赵城 (今河北大名县西北)。北周移治孔思集寺 (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属昌乐郡。隋为武阳郡治。唐为魏州治。五代晋改名广晋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析馆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又称“胡”。有学者认为即周代典籍中所见之薰粥、狁。战国时期,分布于秦、赵、燕(西部)三国之北,三国皆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命蒙恬北征匈奴,取“河南”(今
亦作腾格里湖、腾噶里湖。今西藏班戈、当雄二县间纳木错。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山川》: 腾格尔池 “在拉撒西北,日喀则城东北,其东北隔山即潞源之布喀池,其北隔山则流沙也。池广六百余里,周千里,东西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五十里。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阳朔县:飞泉“泉涌山腰,悬石百级,飞注而下,如挂银河,入于桂江”。
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双城堡大夏河北岸。西汉改属金城郡。东汉复属陇西郡。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为河州治。西秦乞伏炽磐迁都于此。北魏移治今甘肃临夏市,仍为河州治。北周为枹罕郡治。唐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