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泽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泽州置,治所在晋城县 (今山西晋城市)。《金史·地理志》: “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 ‘南’ 字。”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阳城、陵川等县地。天德三年(1151) 复改泽州。
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泽州置,治晋城县(即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高平、陵川、晋城、沁水、阳城等市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为泽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泽州置,治所在晋城县 (今山西晋城市)。《金史·地理志》: “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 ‘南’ 字。”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阳城、陵川等县地。天德三年(1151) 复改泽州。
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泽州置,治晋城县(即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高平、陵川、晋城、沁水、阳城等市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为泽州。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婴山在太原县西北三里。《隋图经》 云: 婴山,并州之主山。”
亦作麻通。即今四川白玉县。“麻通”,藏语意为 “坝子下端”。民国 《白玉县图志》: “白玉县原名麻陇。历为德格土司所辖之地。”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0衡山县: “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
①又名长白山。即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明一统志》卷22济南府:长白山“在长山县西南三十里。山跨邹平县西南一十里。又名会仙山。山有峰孤秀盘郁,独压众山”。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明一统志》卷84庆远府
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亚沟镇东十里石人山峭壁上。系金代女真族石刻图像。现存两幅,左为地位显赫的将领,头戴战盔,身穿圆领紧身短衣,肩有披风,足蹬筒靴,右手握剑,身躯魁梧,两腿一盘一伸;右为贵妇人,戴帽,
①即今安徽郎溪县南七十里兴高山。岩石崔嵬。《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大岩山“在建平县。山顶有池,冬夏不竭”。②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明一统志》卷88思南府:大岩山“在务川县东八十里。山有一岩深
①即今江西安远县南九曲河。《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安远县:三百坑水“在县南四十里。有三百坑水源出焉,东流一百五十里至九洲河始通舟楫。又二百五十里入广东龙川县界,而为东江”。②即今广东东江上源定南河。《
在今陕西宝鸡县东与岐山县交界处。《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 九月,“吴璘遣将彭青至宝鸡渭河,夜劫金人桥头寨,破之”。即此。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赵州为庆源节度,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宁晋、赞皇、高邑、临城、柏乡等县地。金复为赵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四十五里林亭口镇。清乾隆 《宝坻县志》 卷6: “最著为林亭口,盖巨镇也。”在天津市宝坻区东部、箭杆河南岸。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林亭口,人口 3520。据传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