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琅邪郡
南朝宋以侨置琅邪郡改名,初治江乘之金城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二十五里)。南齐永明六年(488) 徙治白下 (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陈废。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琅邪郡置,治蒲洲金城(今江苏句容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寺以东,龙潭以西,北至长江地。属南徐州。梁属扬州。南齐迁治白下(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陈太建十年(578年)废。
南朝宋以侨置琅邪郡改名,初治江乘之金城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二十五里)。南齐永明六年(488) 徙治白下 (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陈废。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琅邪郡置,治蒲洲金城(今江苏句容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寺以东,龙潭以西,北至长江地。属南徐州。梁属扬州。南齐迁治白下(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陈太建十年(578年)废。
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彻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即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扎宗。1960年并入丁青县。“色扎”,藏语意为黄孩。原为姓氏名。传说凤凰在该地生了一个黄色孩子,故名。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色扎村。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 隋大业三年 (607),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返归时 “入楼烦关”。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突厥启
即今湖北东部隽水、陆水,为长江支流。源于通城县南幕阜山,北流经崇阳、蒲圻至陆溪口西入长江。《水经·江水注》:陆水“出下隽县西三山溪,其水东径陆城北,又东径下隽县南,……陆水又入蒲圻县北,径吕蒙城西。陆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又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苏州,七年(624)徙治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常熟市以
一名建江。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长度及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之半。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脉。在今南平市附近汇合后始称闽江,东南流到福州淮安附近分南北二支,至马江罗星塔复合,折向东北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九年(334),辽西鲜卑段兰等攻柳城,慕容皝遣慕容汗等救之,“与兰遇于牛尾谷,汗兵大败,死者大半”。胡三省注:“牛尾谷, 在柳城北。”即此。
即霸桥。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灞桥稍西北处。《开元天宝遗事》 卷下: “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时人呼之销魂桥。”
明洪武五年(1372)改落邦札佐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东北札佐镇。崇祯三年(1630)改为敷勇卫。
从黑龙江宁年(今富裕县)向北至拉哈。全长48公里。为齐克铁路支线。1930年修建。是齐(齐齐哈尔)墨(墨尔根,今嫩江)铁路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