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厄尔得尼招

厄尔得尼招

即额尔德尼招。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西南。方观承《松漠草从军杂记》诗注曰:“厄尔得尼招,在喀尔喀王策令部内。厄尔得尼,宝也,招乃招提省文。地产金银,故称宝寺。寺前有元至正年梵文碑,文犹可辨。”清雍正十年(1732)额驸策凌大败准噶尔军于此。


猜你喜欢

  • 武庙闸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东、南京市政府大院东北隅、城墙南。明初筑城时,为将玄武湖水引入城内,与珍珠河相连,故建此闸以为节制。闸以此地有供奉关羽的武庙而命名。

  • 义城台

    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卷129霍邱县:“废义城在县北四十里。《地理志》云:宋高祖立,亦名三固县,后废县立戍。”《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义城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高十丈, 广八十丈。亦

  • 都阙县

    亦作都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 南陵

    又名见子陵。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三辅黄图》 卷6: 南陵 “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崤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

  • 氾光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氾光湖一带。明时江淮间湖漕所经。因湖面风浪湍急,于万历十三年(1585)筑堤湖东,蓄水为运道。《明史·河渠志三》:万历十三年(1585),“宝应氾光湖,诸湖中最湍险者也,广二十余里”

  • 磁涧镇

    一名慈涧镇。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磁涧镇。《元和志》 卷5河南府新安县: 慈涧故镇 “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德三年讨王世充,前军镇此,太宗以轻骑击破之,充拔镇归于东都”。《清一统志 · 河南

  • 段村

    即今山西武乡县治。1947年武乡县徙治于此。

  • 巴尔珲岭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的要道。道光《新疆识略》卷1:“自伊犁西南出鄂尔果珠勒卡伦一百三十里经善塔斯岭,五百五十里逾巴尔珲岭。”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巴尔珲岭幽险怪异

  • 邹坞镇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邹坞镇。明初设巡司于此。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东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邹坞,人口 8500。宋代邹、邬二姓建村,故名邹邬,后演变为今名。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兖

  • 自由山

    在今四川荥经县东二十里。《寰宇记》卷77荣经县: 自由山“在县东 一十里。高三十里,傍亘黎州,下接严道界,入长墳岭鸡心山,南北相连二百余里”。《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 自由山,“《志》云:山深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