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城
即春秋时郑时来邑。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春秋》: 隐公十一年 (前712),“公会郑伯于时来。”杜注: “时来, 也。 荥阳县东有厘城, 郑地也。”《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南径厘城东……京相璠曰: 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厘城也。”
即春秋时郑时来邑。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春秋》: 隐公十一年 (前712),“公会郑伯于时来。”杜注: “时来, 也。 荥阳县东有厘城, 郑地也。”《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南径厘城东……京相璠曰: 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厘城也。”
即五代汉高祖睿陵。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六十里柏村西。刘知远(895—948),沙陀部人。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开运四年(946)契丹灭后晋,他在太原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墓冢高10米。冢前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通化门外。《资治通鉴》: 唐大历二年 (767),“鱼朝恩奏以先所赐庄为章敬寺,以资章敬太后冥福。于是穷壮极丽,尽都市之财不足用,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之,费逾万亿”。在今陕西省西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老县城村。清道光五年(1824)于此置佛坪厅, 1913年改为佛坪县。1925年迁治袁家庄(今佛坪县)。
①又名上湖、射贵湖、无锡湖。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东,江阴市南,无锡市西北。相传战国时楚国所凿,周围一万四千顷。《寰宇记》卷92常州无锡县:“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容湖,一谓无锡湖。在晋陵、江阴、无锡三县
①东晋义熙元年(405)谯纵据蜀置,治所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辖地大致在今四川开县、万县市以东地区。《晋书·谯纵传》:以“(谯)明子为镇东巴州刺史,率其众五千屯白帝”。即此。后废。②南齐建元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铁龙滩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9: 塔勒塔得 “柴草俱缺”。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又名琴川水。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礼信水“源出礼信乡石溪,东南至琴江口入益浆水(上犹江)”。
一名山。 又名龙头山。 在今湖南江永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81永明县: 限山,“ 《志》 云:自都庞岭分支三十里,过县治后,东南隔潇水,若城墉之限。往时路沿山下,寻圮于江。江溢时,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汉栅山在府东北六十里。相传汉时尝置栅屯兵于此, 因名。其北接盂县之鸦鸣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