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甸镇
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双甸”。
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江海河两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甸,人口1万。清名双甸,又名双店。1912年定今名。1949年为宗奎乡,1956年双北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59年以驻地名改双甸公社。1983年改设双甸乡,1986年置镇。2000年双南乡、石甸镇并入。产稻、小麦、棉花、豆类和蚕茧、淡水鱼等。有纺织、光学仪器、化工、染料、建材等厂。黄如掘等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双甸”。
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江海河两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甸,人口1万。清名双甸,又名双店。1912年定今名。1949年为宗奎乡,1956年双北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59年以驻地名改双甸公社。1983年改设双甸乡,1986年置镇。2000年双南乡、石甸镇并入。产稻、小麦、棉花、豆类和蚕茧、淡水鱼等。有纺织、光学仪器、化工、染料、建材等厂。黄如掘等公路经此。
又作泥朴处河。即今俄罗斯境石勒喀河支流涅尔查河。河口为尼布楚城。清康熙《平定罗刹方略》卷4:“索额图等奏言:察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达呼尔总管倍勒儿故墟。原非罗刹所有,亦非
即今吉林敦化市北官地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 《屯镇》: 东北 “九十五里官地屯”。
北宋置,属鹿邑县。即今河南郸城县。民国初置县佐于此。1952年置郸城县。
南朝梁置,为梁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隋大业初废。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北,与南投县交界处之䓫莱主山。《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北:岐来山。”
①古时分居于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的闽人为七族,总称七闽。后泛指今福建省地。 《周礼·职方》:“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国语》曰闽芉蛮矣。四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长乐场西南隅。宋敏求《长安志》卷8:“本司农园地,开元十八年造观。”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三尖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三峰并峙”。②即今福建漳平市南三尖山。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三尖山“在县南三十里,崇峰耸峙,林木青翠”。③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
五代周显德五年(958)置,治所在汉阳军(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为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汉阳军。辖境约当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蔡甸区及汉川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