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受降城

受降城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一说在乌拉特后旗北。为匈奴降者所居。《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遣人来告降汉,乃命因杆将军公孙敖筑受降城,次年,遣浞野侯赵破奴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接应,既而单于发觉左大都尉之谋,杀之,发兵击赵破奴,破奴还师,“未至受降城四百里,匈奴兵八方骑围之……军遂没于匈奴。匈奴儿单于大喜,遂遣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其明年,单于欲自攻受降城,未至,病死”。《汉书·匈奴传》: 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降汉入朝,“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汉遣军送出鸡鹿塞。

②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用以防御突厥的侵扰。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 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去中受降城三百里;西受降城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东去中受降城三百八十里。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

③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清一统志·太平府》:受降城“在今明江厅(治今明江镇)北五里。明成化间,征交阯受降之所”。


(1)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为接受匈奴投降,汉武帝遣将军公孙敖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2)唐景龙二年(708年)朔方道总管张仁愿于黄河之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突厥南寇之路。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受降城在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


猜你喜欢

  • 下坊

    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下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置石井巡司于此,元废,移至今晋江市西南安海镇。集镇名。在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西部、英山尖东北麓。古坊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000。因境内多似鼓形山凸,又有

  • 大槎墟

    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南槎溪。《清一统志·延平府》:大槎墟“在顺昌县西南三十里”。

  • 万德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北宋属邕州右江道。南宋改为归德州。唐置羁縻州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归德。属邕州都督府。南宋改羁縻归德州。

  • 新沟隘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玛瑙堡” 条下: “又新沟隘,在县 (治今兴宁镇) 东南八十里。(明) 正德中,瑶、僮为患,官军讨之,屯于新沟,以扼其要路。”

  • 卢氏城

    城邑名。在今河南卢氏县。《水经·洛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晋韩龙取卢氏城”。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韩龙取卢氏城。”即此。有《卢氏布

  • 明通井

    旧名宣汉井。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清一统志 ·太平厅》: 明通井 “在厅东。旧名宣汉井”。

  • 淮安县

    ①南朝梁大同元年 (535) 置,为上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西魏为淮州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②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山阳县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端平元年 (123

  • 兰溪

    ①一名茹兰溪。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为尧渡河支流。《元丰九域志》卷6建德县有兰溪。《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条下:“茹兰溪亦在县东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间,西流会尧城溪,达东流县,入大江。”②钱

  • 子母城

    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清光绪《湖南通志》卷41:子母城“相传宋杨幺屯兵于此”。

  • 洞清岩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清一统志·罗定州》: 洞青岩 “旁有小径,曲邃通幽,游者用火引入,每数丈一曲。有一石孔,流光开豁,竟日探寻,无有底止,为一州之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