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镇名。至德元年 (756) 置淮南节度使,治所在扬州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扬、楚、滁、和、寿、庐、舒等州,一度领有泗、濠、宿等州。相当今江苏、安徽两省江北、淮南地区的大部分。景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老哈河。《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老河在卫南。《志》云,出会州西北,经兴州南,又经大宁城南里许,复东北流,与黄河(潢水)合。”
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北二十五里东坡乡。《明史·四川土司传》:万历中,播酋杨应龙作乱,“焚东坡、烂桥,楚、黔路梗”。
本巴林部,清初建巴林左、右翼两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右翼旗驻托钵山(今巴林右旗驻地大板镇套白山下)。乾隆十九年(1754)迁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沙巴尔台”,蒙古语意为淤泥)。1912年复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石楼山在县城南, 山下有濯缨泉,流入杏谷水。”《清一统志·泽州府》:石楼山“在沁水县西南里许,俯瞰县城, 山石崚嶒,望之若楼台状”。②又名通天山。在今山
一作芷阳。战国秦邑。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茞阳。” 又,“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茞阳”。皆此。
明永乐三年 (1405) 改宣慰司置,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椒园镇水田坝。四年 (1406) 改为施南宣抚司。明永乐三年(1405年)改施南宣慰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次年为施南宣抚司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颜江”条下:“又沤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达洣。”②又名澄江、淇江。亦名泸渡江。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沤江。《清一统志·郴州一》:沤江“源出桂东县界,西南
亦名龙隐镇,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磁器口街道办事处。当清水溪注入嘉陵江处。民国 《巴县志》 卷1: 龙隐镇 “水陆交会,极便舟车,为城西重镇,陶器甲全县,故里人又呼曰磁器口”。区片名。在北京市崇文区
南齐改宋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南汉县(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