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亭
①又称梅仙亭。在今江西南昌市西湖西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纪念梅福而建。梅福,字子真。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官至南昌尉。后弃官归寿春。相传曾在梅岭等地隐居。南宋绍兴初封为“吏隐真人”。亭即取名于此。
②在今陕西白水县西。《清一统志·同州府二》:吏隐亭“在白水县城西。唐令白行简建。杜甫诗:有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即此”。
①又称梅仙亭。在今江西南昌市西湖西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纪念梅福而建。梅福,字子真。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官至南昌尉。后弃官归寿春。相传曾在梅岭等地隐居。南宋绍兴初封为“吏隐真人”。亭即取名于此。
②在今陕西白水县西。《清一统志·同州府二》:吏隐亭“在白水县城西。唐令白行简建。杜甫诗:有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即此”。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三十六里张铁集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2元城县图:东有张铁集。
又名眉陂。即湄湖。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与淮南市交界。《新唐书·地理志》 颍州下蔡县:“东北八十里有湄陂,皆隋末废,唐复之,溉田数百顷。”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达滴岩口在“县西北九十里。东南至故关六十里。《关隘考》:自达滴岩以下,凡十二口,为故关北路。正统四年,于达滴岩置戍。嘉靖二十四年,又增兵防御”。
在今山西阳城县南。1942—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阳南县治此。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旧唐书·吐蕃传》: 唐开元十六年 (728),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与吐蕃接战,“破其大莫门城,……又焚其骆驼桥而还”。即此。(1)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村。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势江。明时设势江土司于此。
唐大历三年 (768) 置,为乾州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后废。
亦作陶洪坝。在今四川叙永县南。《明史·侯良柱传》: 崇祯二年 (1629),“总督朱燮元遣贵州总兵许成名复赤水卫,(奢) 崇明、(安) 邦彦以十余万众来争。成名还永宁,贼追之锐甚。良柱偕监军副使刘可训
1933年11月由中华共和国 (福建人民政府) 置,省会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同年12月改为兴泉省。
俗称杭锦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境沙日召苏木。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39年迁今治锡尼镇。1949年依俗称改名杭锦旗。旧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