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溪水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在今宁夏固原县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吐蕃寇石门,入长泽川”。即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苏木附近。《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门,入长泽川”,即此。
在今江西余干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余干县:李梅峰“在县南八十里。高百丈,周三十余里,南接抚州府东乡县界。初名平原峰,又名贞女峰, 五代时有李峻、梅用读书其上, 因名”。
明洪武十年(1377)降西和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属陇南市。面积 1861 平方千米。人口38.5万。辖2镇、22乡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西南十余里。山幽谷暗,径路丛杂。清乾隆征苗时,苗族首领石柳邓于此被害。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大山乡。清嘉庆间设土守备驻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大阳三渠“在府南十里。旧分洛水以溉田。本一渠,后析为三:中曰中渠、北曰青渠、东曰莽渠,合名大阳”。
在今江西宁冈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宁县: 浆山水 “在县 (治今新城镇) 西。来自湖广茶陵州界,东流与拐湖山水、鹅岭水俱汇于双江口,经小江山,萦回百八十里,下接永新江”。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西晋属襄城郡。 北魏改为城县。 北宋复改郏县, 属汝州。崇宁四年 (1105) 属颍昌府。后复改为郏城县。②元大德八年 (1304) 复置,属汝州。
即汉下辨县。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卷2: “下辨县,(武都) 郡治。一曰武街。” 《水经·漾水注》: “浊水又东径武街城南,故下辨县治也。” 《三国志·魏书 ·钟会传》: 景
即黑河屯。今黑龙江省黑河市。《清史稿·地理志》 黑河府:“原名大黑河屯。光绪三十四年置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