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吴郡

吴郡

①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六年(前201),“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都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汉书·灌婴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②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上海市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以后逐渐缩小。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改为吴州。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陈祯明元年(587)改置吴州,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今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五里,改为苏州。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复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苏州,七年(624)还治今苏州市。唐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苏州。


(1)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高祖六年(前201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史记·灌婴列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2)东汉永建四年(129年)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上海市,浙江省长兴县、湖州市、天目山以东,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吴后逐渐缩小。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改为吴州,大宝初复为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苏州为吴郡。


猜你喜欢

  • 商雒县

    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商县、雒南二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 (今陕西商州市东北宽坪)。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撤销。旧县名。1946年由陕西省商县、雒南两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东北

  • 里耶塘

    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五十二里之里耶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南有里耶塘。“里耶”系土家语,意为“拖土”。相传古代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

  • 龙居店

    即龙混镇。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

  • 马栏县

    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马栏镇(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同年9月撤销,并入栒邑、耀县、宜君、黄陵四县。旧县名。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今

  • 青龙冈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青龙镇。《寰宇记》卷108虔州大庾县: 青龙冈 “有陈蕃子孙墓。在县东四十里。《南康记》 云,汉太傅陈蕃为宦竖所害,徙家于日南,又追之于此诛灭,遂葬之。尝有发冢者乃见大蛇缠墓,即便见

  • 定西驿

    又名定西岭驿。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南四十里。兼置巡司于此。

  • 亳县

    1912年改亳州置,属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旧县名。1912年改亳州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48—1950年县城曾设亳城市。1986年撤销亳县,改设亳州市。

  • 清冷泉

    或即清冷之渊。在今河南南阳市东北丰山下。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 诗。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区东北丰山下。张衡《南都赋》:“耕父杨光于清冷之渊。”李白有《游南阳清冷泉》诗。

  • 淑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淑村镇。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2里社有淑村。

  • 寺家庄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二里寺家庄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寺家庄集“在城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