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林路

和林路

元大德十一年 (1307) 改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治所在和林城 (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哈拉和林)。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各省区。皇庆六年 (1312) 改为和宁路。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置,治今蒙古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东岸厄尔得尼召北哈拉和林。辖境约当今蒙古国中部地区。皇庆元年(1312年)改名和宁路总管府。


猜你喜欢

  • 红土桥堡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红土桥堡“在阳曲县(按, 治所在今太原市)东北八十里, 当盂县、寿阳孔道, 其地焦卤,无居民。明崇祯中筑生民堡于此, 以备守御”。

  • 顺安砦

    北宋置,属延州延川县。在今陕西清涧县东北八十里。后废为顺安驿。

  • 南恩州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改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 (今广东阳江市)。《宋史·地理志》 南恩州:“以河北路有恩州,乃加 ‘南’ 字。” 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阳江、阳春三市地。元至元十三年 (1276)

  • 剑南镇

    唐开元七年 (917) 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置,为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益州 (至德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兼昆明军使,领益、彭、蜀、汉、眉、绵、梓、遂、邛、剑、荣、陵、嘉、普、资、嶲、黎、

  • 宝应县

    唐上元三年 (762) 改安宜县置,属楚州。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旧唐书·地理志》 载: “肃宗上元三年建已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为宝

  • 砚山县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

  • 石板河镇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四十四里石板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京山县东有石板河镇。

  • 护驾水

    五代梁龙德三年(923),因唐兵逼境,段凝于滑州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决河水东流,经曹、濮等州,至郓州会汶泗,以阻唐兵。如《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郭崇韬对帝曰:“梁今悉以精兵授段凝,据我南鄙,

  • 海安港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麻��港” 条: “又博涨港, 一名海安港,在县南少东二十里。”

  • 平鼻岭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平鼻岭“在县北九十里。《志》云,浙源之大湾,与休宁接界。《闻见录》,平鼻岭、回岭、张公山及花桥, 皆休、婺往来通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