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桥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景和、泰始年间东顺渎河口原有一闸,名和兴闸。里人易闸为桥,始名和桥。镇以桥名。1949年置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主产稻、小麦和水产等。特产“和桥老油豆腐干”。有纺织、机械、电子仪表、冶金、粮油加工等厂。新长铁路及锡宜、武宜公路经此。古迹有化城寺。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景和、泰始年间东顺渎河口原有一闸,名和兴闸。里人易闸为桥,始名和桥。镇以桥名。1949年置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主产稻、小麦和水产等。特产“和桥老油豆腐干”。有纺织、机械、电子仪表、冶金、粮油加工等厂。新长铁路及锡宜、武宜公路经此。古迹有化城寺。
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50新蔡县: 冢冈 “冈势耸峙,上多古冢,因名”。
又作女直水达达路。元中叶析开元路置,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兴凯湖以东,包括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水达达部族不事耕稼,以捕鱼为生。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派军士在
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北四十里凉亭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宿松县东北有凉亭河。
即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镇。西魏汾州文城县治此。《元和志》卷12文城县:文城“故老曰此城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为文城”。(1)区片名。在山东省文登市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人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四十里。《寰宇记》 卷96越州山阴县: “ 《郡国志》 云: 千秋亭一名柯亭。又 《会稽地记》 云: 汉议郎蔡邕避难,宿于此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汉末蔡邕避难于此。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锡江砦” 条下: 笙竹岐 “世传舜采笙竹于此。今为笙竹驿”。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百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大分水岭“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清一统志·松潘厅》 “小分水岭”条内引《舆程记》:“有大分水岭……有二派:一东南流为江,一西南流为
在今山西应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4应州:龙湾山“在州南四十里。亦名南山。上有龙池。稍南为茹越口,接代州繁峙县界”。
古雍奴薮。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成及天津市静海等县间。《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其源自范瓮口、王家陀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
明置,属祁阳县。在今湖南祁阳县北。《明史· 地理志》 祁阳县: “北有祁山,上有黄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