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以陵县改名,治所即今山东陵县。为纪念牺牲于此的吴匡五县长而命名。1949年复名陵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1年由陵县改置,治今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吴匡五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坝子。辖境约当今云南鹤庆县大部地。吐蕃废。
五代唐同光三年 (925) 改益昌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北宋初复为益昌县。古县名。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改益昌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属利州。北宋初复改益昌
①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没入吐蕃。②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宁南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
亦称蜀郡北部都尉、北部冉都尉。西汉地节三年(前67)改汶山郡置,属蜀郡。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松潘、理县等县地。东汉延光三年(12
①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安县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至德二年 (757)改为崇平县。②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崇安场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崇阳镇)。元属建宁路。
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春秋》: 襄公二十一年 (前552),“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清一统志· 兖州府二》: “漆乡在县东北。漆乡东北十里,见有闾丘乡。”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古邑名
亦作大芽圩、大衙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大衙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大衙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大牙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五十里”。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明永乐元年(1403)改置水东长官司。
又名虹城。北魏改贡城戍置,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淮北、绛城及谷阳士民,并杀其戍主,以城降”。即此。胡三省注: “绛城盖虹县城,音同而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