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头镇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头,立寨曰宝盖,即此”。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头,立寨曰宝盖,即此”。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蓬莱驿 “在府西迎恩门外。唐曰西亭驿,宋曰仁风驿,明朝改今名”。
①元置,指直属中书省的地区。俗称腹里。治所在大都路(今北京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 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以西,河南的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除外)及虞城、山东的东明、江苏丰县、沛
唐元和中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寻省入临沂县。元末复置,属沂州。移治今山东郯城县。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东南部,邻近江苏省。属临沂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为东至普安县之通道。《清一统志 · 普安厅》: 软桥哨 “在厅东。……旧皆设兵防御”。
五岭之一。在今湖南省东南部郴县、宜章县间。秦名阳山,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客岭山( 《续汉书·郡国志》)、黄箱山 ( 《寰宇记》)、腊岭(《太平御览》 引 《太康记》、《通典》)、黄岑山 (《水经注》、
在今广东增城市凤凰山。宋理宗御书“菊坡” 二字赐崔舆之,因构此亭。《清一统志·广州府》: 菊坡祠 “增城凤凰山阳,亦有崔清献祠”。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分汉中郡置,属益州。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一带。三国魏改名魏兴郡。隋大业初复改金州为西城郡,治所在金川县(今安康市)。唐初又改
亦作霄城县。西晋末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北周改竟陵县。古县名。宵,又作霄。西晋末置,治今湖北省天门市东北。属竟陵郡。北周改名竟陵县。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
南朝宋置,为南流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为南流郡治。南朝梁、陈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