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寺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
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圣水寺在“治西十里。宋咸淳时建。明万历间重修。名题咏甚多。兵燹后,康熙间僧可拙增修。殿庑丛林,为中川第一”。寺实始建于唐。今存东、西两寺。寺后山岩有唐、宋以来摩岩造像六十七龛四百五十躯。
藏语译称异名,又名芒域。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阿里三部之一。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建兴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懿安县 (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懿安)。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南部及河南宁省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元改永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州、东安、祁阳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永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永州置,治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属湖广行省
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伏狮山“在尤溪县治北。状如伏狮,为县之镇山”。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清一统志·石阡府》:牛塘坝关“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治今河坝场)境”。
地区名。当指今山西北部的滹沱河、牧马河以西至黄河,包括桑干河、汾河上游一带。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魏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在今山西朔州市北,周围三百里皆为其封地。《魏书·尔朱荣传》:“尔朱荣,
一作靖胡堡。明置,属永宁县。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7永宁县: 靖狐堡,“(明) 嘉靖三十五年新筑此堡,周二里有奇,北面阻山,东、西、南三面临河,称为险要。…… 《边防考》: 宣府东路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北。东汉废。
1946年析桦川县南部置,属合江省。治所在湖南营 (今黑龙江省桦南县)。以在桦川县以南得名。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东部。属佳木斯市。面积4412平方千米。人口43.5
即今西洱河。在云南大理市区。唐代称洱海出口为龙尾江,见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注记。又称洱水, 见唐樊绰《蛮书》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