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城口县

城口县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废。


在重庆市东北部,与四川、陕西两省交界。面积 3286 平方千米。人口22.6万。辖8镇、24乡。县人民政府驻葛城镇。县以“据三省之门户故名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得名;一说县以城口厅为名。《清史稿·地理志》:城口厅“西:城口山,厅以此名。”厅以山名,县以厅名。东汉为宣汉县地。南朝宋析置东关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南晋郡。西魏废帝时改县为宣汉,属东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南并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县属通州。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入东乡。南宋置明通县属达州。明正德十年(1515年)析东乡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清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复属达州。嘉庆七年(1802年)升太平县为厅,直隶东川道。道光元年(1821年),移太平同知驻城口,改名城口厅,属绥定府,太平仍置县。1913年改城口厅为城口县,属川东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4年红军于此置城口县苏维埃。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撤万县市后,直属重庆直辖市。地处大巴山南麓。主要河流有任河、前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薯类、稻。特产有生漆、茶叶、核桃、香菇、猕猴桃、白肋烟、党参、天麻、杜仲、黄连等。以盛产茶叶、核桃著称。有锰、钡、大理石、石灰石及煤等矿。工业有采矿、化工、水泥、建材、酿造、印刷、农副产品加工。城开、城万、城巫、城岚、城宣公路交会于县境内,城万公路连接襄渝铁路。境内有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猜你喜欢

  • 巴燕戎格河

    亦作巴燕戎格渠。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中部。《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巴燕戎格厅“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纳厅境诸小水,南入黄河”。

  • 湛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雉阳县置,属广州。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五里。大业初改为犨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雉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北,属伊州。大业初改名犨城县。

  • 平洛镇

    北宋置,属将利县。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在甘肃省康县西北部。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平乐街,人口 1416。西汉置平乐道,取“太平康乐”之意得名。北魏置平洛县治此。西魏废。明为

  • 白兆山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周书·于翼传》:建德二年(573),“时属大旱,涢水绝流。旧俗,每逢亢阳,祷白兆山祈雨”。《寰宇记》卷132安陆县:白兆山在“县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卷61德安府:白兆山“上有桃

  • 弘圣寺塔

    又名一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点苍山龙泉峰东麓,地处大理古城西南郊。为正方形十六层密檐式中空砖石塔,高43.87米。明杨慎游记,考之史传,为隋文帝时建。俗名阿育王塔。《清一统志·大理府》

  • 七盘坡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五里。官道经其上。转折凡七。《明一统志》卷88平越卫:七盘坡“高峻崎岖,盘回七里。坡下有溪”。

  • 北亳

    即景亳。商三亳之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商“三亳”之一。又作蒙亳、景亳。在今河南省商丘

  • 南东莞县

    南齐永明元年 (483) 以流户置,属东莞琅邪二郡。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或东海县境。后废。

  • 开善寺

    ①在今河北高碑店市旧城址东北隅。始建于唐。《清一统志·保定府》:开善寺“在新城县城内东北隅。大殿内,藤胎八金刚,仰俯各四,如唐吴道子笔意。高宗纯皇帝有御制开善寺诗”。②南朝梁建,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

  • 彭水场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