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城镇
即今江苏丹徒县东北埤城镇。清乾隆《镇江府志》 卷1丹阳县: “埤城镇在县东北五十里。”
在江苏省丹阳市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埤城,人口5000。传有南朝王侯墓、石碑、石兽,故名碑陵。明洪武年间筑土城防倭寇,改今名。1951年置埤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蚕茧等。有纺织、电子元件、针织、电镀、磷肥等厂。镇澄公路经此。古迹有南朝萧昭业墓及石辟邪。
即今江苏丹徒县东北埤城镇。清乾隆《镇江府志》 卷1丹阳县: “埤城镇在县东北五十里。”
在江苏省丹阳市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埤城,人口5000。传有南朝王侯墓、石碑、石兽,故名碑陵。明洪武年间筑土城防倭寇,改今名。1951年置埤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蚕茧等。有纺织、电子元件、针织、电镀、磷肥等厂。镇澄公路经此。古迹有南朝萧昭业墓及石辟邪。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里冶河镇。旧名城上堡,清名冶河堡。为栾城县北通石家庄的交通要道。在河北省栾城县中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程上,人口 3450。因镇东有冶河故道得名。历为
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茨榆城子。《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跑马城” 条下: “茨榆城距 (昌图厅) 城二十里。”
三国魏改汉发县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永安六年(263), 以牧领武陵太守,“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陵界”。西晋后废。古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保山市西隅,高黎贡山东坡。
亦作金州鄂佛罗站,又名哲松站。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金珠乡。《清史稿·地理志》:吉林府北有 “金珠鄂佛罗” 站。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唐、宋为乐会县治。《宋史·地理志》 琼州乐会县: “唐置,环以黎洞,寄治南管。” 《舆地纪胜》卷124乐会县引 《琼管志》 云: “黎人屡攻破县,迁徙不一。今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东南沙拉尔吉河源之东。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一作哲古宗。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则库城“在喇萨东南三百四十里”。
在今湖北巴东县东。《方舆纪要》 卷78巴东县 “东奔峡” 条下: “又有破石峡,在县东五里,两崖如刀劈状。”
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季札聘于鲁”。《史记·吴世家》:“为使上国。”②对国都以西地区的泛称。《左传》:昭公十四年(前528),“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