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墟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大乐乡。清乾隆《象州志》卷1:大乐墟“在昌化里,离城九十里”。咸丰初,太平天国义军大败清军于此。
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大乐乡。清乾隆《象州志》卷1:大乐墟“在昌化里,离城九十里”。咸丰初,太平天国义军大败清军于此。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闪电河上源处。《金史·地理志》 桓州: “景明宫,避暑宫也,在凉陉,有殿,杨武殿,皆大定二十年命名。” 《元史·太祖纪》: 十年 (1216) 五月,“避暑桓州凉陉”。《世祖纪》:
亦作跋斯处折施山。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周书·异域下·突厥传》: “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罗山县(今河南罗山县)。八年 (625) 废。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羊盘营“在开平县(今苍城镇)北四十里,近皂幕山。土贼往来要路,明末置,后废。本朝复设把总防守”。
即鲁阳关。一名平高城。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元和志》卷6鲁山县:“其关三鸦镇,在县西南十九里。后周置以御齐,亦名平高城。”扼三鸦路。
即今广东三水市(西南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西南巡司“在县(今三水市西河口镇)东南十二里。地名杨梅堡,旧有西南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并置驿于此”。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平秦郡。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北周天和三年(568) 移治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渭滨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①指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至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一带的大山。明代以来为蒙乐山的异名,清末始以无量山为正名,且区别了无量山与哀牢山,《清史稿·地理志》 景东直隶厅:“西,无量山,即蒙乐山,连亘三百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汉书·地理志》:“铜鞮有上虒亭、下虒聚。”即此。
即东洪桥镇。今河南上蔡县东北二十四里东洪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