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斤山
又作秦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之大青山。《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十年(600),“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
古山名。又称秦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中段大青山。《资治通鉴》: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隋将史万岁“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即此。
又作秦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之大青山。《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十年(600),“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
古山名。又称秦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中段大青山。《资治通鉴》: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隋将史万岁“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即此。
亦作木井涧。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晋王李克用讨刘仁恭,“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失亡大半”。即此。《清一统志·易州》木瓜涧“相传唐乾宁中,晋王李克
古水名。《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一说即今江苏太湖; 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在今江苏吴江市境; 一说即今吴淞江 (古名松江)。《吴地记》: “松江,一
即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
①一名济水。又名白沟水、沙水。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大石门,东北流径县南折向东南,流入高邑县。《诗经·邶·泉水》:“出宿于泲。”即此。其下流屡有迁徙。汉时径廮陶县(今宁晋县西南)入泜水。《汉书·地理志》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经水陆城站有“弗思木城古佛陵站”。
即今四川雅安市西南四十里观化乡。清允礼《西藏往返日记》:雍正十二年(1734)十二月,“十一日, 出(雅州)府南门上坡西南行……竞一日之力,仅行四十五里,泥淖颠蹶,而至观音铺宿焉”。
俗称桃虢川。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资治通鉴》: 唐广德二年 (764),“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连月不克,上命李抱玉讨之。贼帅高玉最强,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袭之于桃虢川,大破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春水村。当白花水与绥江汇合之口,通四会孔道。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广宁县图: 县东南有春水汛。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西南有西水江。”《清一统志·平乐府一》:西水江“在恭城县西。源出县西北黄山,南流至平乐界入乐川”。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附近。一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村古城。《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 元改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