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关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五十里汤浴南。《新唐书·崔湜传》:“初,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 自商镵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死者十五。”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五十里汤浴南。《新唐书·崔湜传》:“初,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 自商镵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死者十五。”
在今宁夏永宁县东北黄河西岸。《汉书·冯参传》:“阳朔中,中山王来朝,参擢为上河农都尉。”《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北径上河城东,世谓之汉城。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
①金置,属阿干县。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②一名固勒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伊宁市。城东冈上有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光绪十四年(1888)置宁远县于此。19
北宋置,属平阴县。即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镇。(1)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北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宁,人口 6000。1946年建场,以“安谧宁静”之意命名。1951
一作桑鸢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寺。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6: “萨木秧寺俗称桑鸢寺。”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沱埠渊 “亦在县西南五里”。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南。《方舆纪要》卷41浮山县:龙角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两峰对峙,旧名羊角山,唐武德中改今名。其东南峰有珍珠洞,又有华池,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②在今湖北大冶市南,与阳新县交界处。《舆地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元年(570),“光置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之路”。即此。北齐天统五年(569年)斛律光筑,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后废。
唐武德三年(620)析胙城、酸枣二县置,属黎州。治所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北。《寰宇记》卷1封丘县:废守节县“于时东州未平,人思効节,县新创立,故以守节为名”。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
亦作率都沙那、苏都识匿、苏对沙那。又称东曹。隋时为西突厥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清康熙 《新修宜良县志》: “宜之为言,善也; 良,易直也。” 民国 《宜良县志》: “纪良,山名,在城西北十里,州因山名焉。” 至元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