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寺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四十里。《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二年(616),荥阳通守张须陀攻瓦岗军,李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兵败,战死于此。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四十里。《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二年(616),荥阳通守张须陀攻瓦岗军,李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兵败,战死于此。
一作恭立桥。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明正德《颍州志》卷2:功立桥集“在南乡,九十里。工商杂集,货亦适中”。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张汉集在“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即旧功立桥”。
战国秦邑,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年(前267):“悼太子死,归葬芷阳。”秦始皇于此置芷阳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
又名百谷镇。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王桥镇。清时水利通判驻此。(1)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五阳岭。人口1.3万。面积87.9平方千米。人口3万。1949年属襄垣一区,1954年建东王桥乡。195
①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同和县置,为洮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隋属临洮郡。唐属岷州,上元二年 (761) 没入吐蕃。②1929年析临洮、临夏二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宁河堡 (今甘肃和
明洪武元年(1368)改卫辉路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获嘉、淇县等市县地。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卫辉路置,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属河南布政使
清建,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 自临江新化街,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到梨沟镇达府治西,长约四百余里,以避江道之险焉。”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唐永徽间置康居都督府治此。又称寻思干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唐时康居都督府置于此城。
一称温家寨。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五十里良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三国魏洛阳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秋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八月……命有司复崇华,改名九龙殿”。
即今浙江缙云县治。自唐万岁登封元年(695)至今历为缙云县治。1931年置镇。(1)在浙江省缙云县西部、好溪中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五云,人口2.1万。自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