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溪口

大溪口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九十里大溪河入长江处之大溪乡。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塘峡。”《明史·傅友德传》:洪武四年(1371)伐蜀夏,“汤和尚顿军大溪口。既而江流得木牌,乃进师”。即此。1959—1975年在大溪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与仰韶、龙山、屈家岭文化密切相关,称为大溪文化。

②即今四川华蓥市西南溪口镇。《清一统志·顺庆府二》:大溪口“在岳池县东。本朝顺治初置通判驻此”。

③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酉水西岸大溪乡。《清一统志·四川统部》:酉阳营设守备,经制外委驻防于此。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大溪口在“州东一百八十里,与湖北施南府接壤,前后皆山,后溪河绕其左,合湖北安抚司河,经石堤汇辰水(按:当作酉水),楚蜀要路”。


猜你喜欢

  • 新丰 (豐) 镇

    ①在今江苏太仓市南新丰镇村。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太仓县: “南有新丰、蓬阆二镇,新丰距治九里。”②清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三十四里新丰镇。《古今图书集成》 卷966: “相传以为汉新丰

  • 温江县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明嘉靖 《四川总志》 卷3: 温江县 “以江水温润为名”。隋开皇三年 (583) 废入郫县。仁寿三年 (603) 改置万春县,大业初废。唐武德

  • 巴斗山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

  • 鲁家汇 (匯)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鲁家汇 “明举人鲁道昆居此,闸港至此稍折而南”。故有鲁家汇之名。

  • 雷乡驿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南二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雷乡驿 “在县南二里。马驿也”。

  • 大程镇

    又作大成镇。即今陕西三原县东四十里大程镇。清《乾隆内府舆图》:三原县东北有大程镇。在陕西省三原县东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程,人口4130。镇以驻地名。原名大城镇,清雍正《陕

  • 清居县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为清居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寰宇记》 卷136汉初县: “以地爽垲,故以清居称邑。” 隋开皇十六年(596) 废入汉初县。

  • 六同郡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置,属戎州。治所在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一说在今宜宾县西安边镇)。《寰宇记》卷79戎州:“以六合所同为郡之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南溪、高县等市县地。北周治所在南广县(今宜宾

  • 皇华城

    亦名王化城。在今四川忠县东皇华村。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建。迁咸淳府及临江县于此。《宋史· 张珏传》: 德祐三年 (1277),“达州降将鲜汝忠破咸淳皇华城,执守将马堃,军使包申巷战死”。即此。

  • 张乐行故居

    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1863),又名张洛行、张志乐。捻军起义总首领。现存前堂屋五间、西厢房三间。清咸丰五年(1855)捻军“雉河集会盟”前,此为各路捻军旗主聚会议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