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漫天岭
一名漫天岭、藁本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三十五里,与小漫天岭相连。山高路险,孟知祥于此置大小漫天二砦。《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山南两道节度使张虔钊降蜀,孟知祥遣“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漫天以迎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北。稍北与小漫天岭相连,北宋乾德中,王全斌伐蜀,蜀人置寨于此,别将夺小漫天寨,蜀人保大漫天寨,又破之,即此。参见“漫天岭”。
一名漫天岭、藁本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三十五里,与小漫天岭相连。山高路险,孟知祥于此置大小漫天二砦。《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山南两道节度使张虔钊降蜀,孟知祥遣“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漫天以迎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北。稍北与小漫天岭相连,北宋乾德中,王全斌伐蜀,蜀人置寨于此,别将夺小漫天寨,蜀人保大漫天寨,又破之,即此。参见“漫天岭”。
春秋齐国边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 (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 “三邑皆齐西界。”古邑名。春秋齐边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前501年):“齐侯致禚
唐、五代方镇名。唐天祐元年(904)以魏博节度使号为天雄军,治所在魏州(五代唐改名兴唐府,后晋改名广晋府,后汉改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代为梁所并。唐末、五代方镇名。(1)唐大中三年(849年
唐南诏后期以拓东城改名,为善阐府治。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关外。《元史·地理志》 中庆路: “凤伽異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历五年迄宋,羁縻而已。” 元代改鸭池城。唐广德二年(764年)南诏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时山“高五百余丈,凡十三折,始造其巅”。
即马鞍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部。《宋史·刘鋹传》:开宝四年(971)伐南汉,潘美破英、雄二州,至泷头,“过马径,去广城十里,砦于双女山下”。即此。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潘美伐
金置,属平晋县。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亦名大分水岭。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二百四十里,为岷山支脉。岷江西支发源于此。《水经·江水注》:“《益州记》曰:大江泉源,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缘崖散漫,小水百数,殆未滥觞矣。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而历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约十里,赣江西。《寰宇记》 卷106洪州: 钓矶山 “在 (州) 城西北十里。广百步,水四绕,云洪崖先生钓游处”。古山名。即今江西省都昌县南钓矶。《元和郡县志》:“昔陶侃尝钓于此。”
亦作海州中前千户所。明洪武中置,属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
即今江西赣县北大湖洲。《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湖洲 “在府北八十里。突起江中,周围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