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祉澳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明崇祯六年(1633)置巡司于此。
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明崇祯六年(1633年)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明崇祯六年(1633)置巡司于此。
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明崇祯六年(1633年)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
一名北竿塘。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长屿岛)。南宋中叶《淳熙三山志》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 已提到该岛。明洪武二年(1369)曾徙其民于内地。清代岛上设有烟墩,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东沙岛合置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北部、黄河东岸、长城南侧,邻接内蒙古自治区。属忻州市。面积1685平方千米。人口11.1
在今江西铅山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 罗铜山 “在铅山县南五十里。宋政和中产铜。今废”。古山名。在今江西省铅山县南。北宋属铅山县。政和间产铜,故名。
①在今云南曲靖市西。《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南宁县:胜峰山“旧名妙高山, 明初颍川侯、西平侯与元羊章达里麻战,胜之,改今名”。②即须弥山(见佛经)。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
又名所市。即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百十里所街乡。明于此置添平所。集镇名。在湖南省石门县中西部、渫水北岸。所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地当要道,宋置台宜寨,明置添平守御千户所。地以明代卫所为名。产稻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 为钦江支流。《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旧州江“在灵山县西六十里。源出流洞山, 西会南岸江, 入钦江, 注于海”。
即今西藏洛扎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多宗城“在拉萨西南四百二十里”。藏语意为南岩。1960年与生格宗、拉康谿合并设洛扎县,驻嘎波。即洛觉多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嘎波。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后汉书·南蛮传》 注引盛弘之 《荆州记》 曰: “昔廪君浮夷水,射盐神于阳石之 上。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 北周置亭州。取此山以为名。
一称回部。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因天山南路为维吾尔族所聚,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名。又称回部。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因天山南路为维吾尔族所聚居,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名。
在今湖南道县东。唐元结《七泉铭序》曰:“道州东郭有泉七穴……其一曰潓泉,次曰泉,次曰涍泉、汸泉、德泉。铭之泉上,欲来者饮漱其流而有所感发者矣。留一泉名曰漫泉……一泉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