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鄣山

大鄣山

古三天子鄣山主峰。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南接歙县,东接浙江临安县界,为县境镇山。《山海经·海内南经》:“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郭璞注:“今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三王山,浙江出其边也。”《寰宇记》卷104绩溪县:“三天子都山,一名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指此。《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鄣山在“县东六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百五十里,一名三王山。《祥符图经》云,即三天子鄣山”。


猜你喜欢

  • 小长安岭

    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小长安岭“在县西北百有五里。山势修长,亦曰长安山。宋时置长安砦于此”。

  • 涌 (湧) 月亭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凤栖山上。《明一统志》 卷59汉阳府: 涌月亭 “宋黄清老建。今巨石上有 ‘涌月’ 二字”。亭早废,石亦不存。隔江黄鹤楼侧有涌月台。

  • 小乌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

  • 瓠子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史记·河渠书》:汉元光中,“河决于瓠子”。即此。

  • 洪关

    亦名鸿关。在今河南灵宝市南。《宋书·柳元景传》: 元嘉二十九年 (452),北伐 “元景至洪关”。即此。《水经·河水注》: 门水 “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水东有城,即关亭也。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即“

  • 长最城

    在今甘肃永登县南。东晋永和三年(347),后赵伐前凉时筑。《晋书·石季龙载记》:季龙遣将“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即此。

  • 黄龙溪

    又名赤水、兰溪水。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鹿溪河。《清一统志·资州》: 兰溪 “俗名黄龙溪”。源出成都市东南龙泉驿区长松乡,西南流入双流县,至黄龙溪镇注入府河。村名。在云南省绥江县西部、黄龙溪和大汶溪交汇处

  • 利国驿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宋设利国监于此。明设驿站,称利国驿。产优质铁、铜等矿。还有煤、石灰石等。

  • 台乡县

    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东汉省。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属齐郡。东汉废。

  • 南泉寺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清一统志·汝宁府》: 南泉寺 “在确山县西五十里。寺中多植牡丹,俗又呼牡丹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