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湖山

太湖山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龙洞山”条下:“太湖山在县南七十里。旧有湖,岁久湮废。山奇峰十余,削立秀挺,状如列戟。”

②又作大湖山。在今福建闽清县东。《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太湖山“在闽清县东十里。山椒有湖,约半里许”。

③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大龙湖。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太湖山“在德化县西。四面崔嵬, 山顶平广,数丈内有池丈许,影涵太空”,故名。《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戴云山”条下:“又西里许曰太湖山,……俗曰龙湖,又名青草湖。山形如船,亦名飞船山。”

④一名大湖山、圣湖山。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溪出此。《寰宇记》卷101建州浦城县:太湖山“在县西南一百里。《记》云,太湖山,一名圣湖山。湖在山顶,昔有采药者至此湖畔,见满湖芙蓉,涉水采之,乃石也。亦有禽鸟远如飞翔,近视则石”。

⑤在今江西定南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定南县:太湖山“在县(治今老城镇)东北五十里。高数百仞”。

⑥一名壶山、大狐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水经·比水注》:“太胡山在比阳北和东三十余里,广圆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太胡者也。”

⑦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太湖山在府东北五里。”


(1)在浙江省乐清市东北,乐清、温岭、台州三县市交界处。海拔734米,顶有天然湖,常年积水,名由此得。 (2)在安徽省含山县南,合芜公路斜贯腹部。东北—西南走向。有奇峰十余,峭立挺秀,主峰海拔441米。山上有古刹普明塔院(即普明寺,一称太湖寺),前为大雄宝殿,后为肉身殿,香火鼎盛时期,游客云集,有“小九华”之称。山麓有湖,久湮。山中林木茂盛,设有林场和中型养鹿场,并产多种中药材。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九目山

    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牟平县有“九目山”。《寰宇记》卷20蓬莱县:“晏谟《齐记》云:‘山有九窍, 因名九目。’”

  • 阳华宫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艮)岳之正门名阳华,故亦号阳华宫。”

  • 牛心山馆

    辽置,在今辽宁朝阳市东新店附近。

  • 开平县

    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属肇庆府。治开平屯(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以开平屯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今开平市西赤坎镇,1952年移治今开

  • 风谷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时为驿道所经。《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五代唐天成元年(926),“(李)存渥与刘皇后同奔于太原,行至风谷,为部下所杀”。即此。

  • 大古刺宣慰司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 兴安西省

    1933年伪满取消昭乌达盟,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成立兴安西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西省。省会在开鲁县(今内蒙古开鲁县)。辖开鲁、林西二县及扎鲁特右翼、扎鲁特左翼(1935年扎鲁特左翼旗和扎鲁特右翼旗合

  • 瓮 (甕) 门关

    明置,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76 罗田县 “岐岭关”条下: “其东北曰甕门关,在上岐岭,北抵固始县界。”

  • 确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山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确山县。元属汝宁府。明洪武初省入汝阳县,十四年 (1381) 复置。民国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

  • 白亭海

    亦名休屠泽、西海、猪野泽。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元和志》卷40姑臧县:白亭军“因白亭海为名”。《寰宇记》卷152:“白亭海,白亭水色洁白,因以为名。”《清一统志·凉州府一》:“按舆图,今三岔河自镇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