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西)。贞观元年(627)废。四年复置,移治都上县(今凤冈县东南)。十一年移治绥阳县(今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五代后废。宋初为羁縻夷州,后改为承州。
唐置,治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属黔中道。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绥阳、凤冈、湄潭等县。五代后废。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西)。贞观元年(627)废。四年复置,移治都上县(今凤冈县东南)。十一年移治绥阳县(今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五代后废。宋初为羁縻夷州,后改为承州。
唐置,治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属黔中道。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绥阳、凤冈、湄潭等县。五代后废。
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即迤都。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刘国杰奉旨率汉军北征叛王过此。
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十里。《清一统志·镇远府》:西峡山“路通偏桥,岩石奇胜”。
明洪武九年(1376)降化州置,属高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化州市。十四年(1381)复为化州。1912年改为化县,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9年改为化州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
明置,属交州府威蛮州。治所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应和、彰美一带。《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讨黎利,“马瑛败贼清威,至石室与通会,俱至应平宁桥”。
明、清蒙古部名。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明中后期属大汗直辖之察哈尔万户,由博迪汗次子库克齐图墨尔根(明译可可出大台吉)统领,号所部曰苏尼特;其孙绰尔衮居西路,塔巴海居东路,因不堪林丹汗压迫,投依漠
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随州: 麻张新寨 “在州东北。明初邓愈克随州,讨平麻张新寨”。即此。
①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四十里新坝乡。为往来冲要。明嘉靖十六年 (1537) 移东海巡司于此。②即今江苏扬中市西北新坝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徒县图: 东北有新坝。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扬中县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平昌山“在县东十五里。与孟山前后相叠,形如昌字。孙吴以此名县”。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古藤县 (今越南清化省弘化)。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