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始兴县

始兴县

①三国吴永安六年 (263) 置,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始兴县西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始兴县 “县西十里有塔岭,始兴之水出焉。郡县以此名”。南朝梁为安远郡治,移治正阶县 (今始兴西七里)。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移治今始兴县。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属韶州。北宋开宝四年(971) 改属南雄州。元属南雄路。明属南雄府。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属南雄州。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②南朝宋置,属巴渠郡。治所在今四川达县南。南齐以后废。

③西魏改晋兴县置,属怀化郡。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玉溪镇西青石坝。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青石县。

④金天会八年 (1130) 置,为肇州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茂兴镇南哈什吐古城。后废。


(1)古县名。(1)西魏时改晋兴县置,治今重庆市潼南县北。属东宕渠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青石县。(2)金天会八年(1130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吐什吐。为肇州治。元废。(2)今县名。在广东省北部,东邻江西省。属韶关市。面积 1936 平方千米。人口23.9万,其中瑶族 4000 多。辖10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太平镇。汉属豫章郡南野(埜)县地。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析置始兴县,治今址。甘露元年(265年)又分桂阳郡南部置始兴郡,此为始兴郡、县之始。《郡县释名》广东卷:始兴“县西十里有塔岭,始兴之水出焉。郡县以此名”。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改属广兴郡;齐改始兴县为正(令)阶县,仍属始兴郡;梁复名始兴县,改属安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属韶州。唐光宅元年(684年)县北析置浈昌县(今南雄)。五代南汉乾和四年(946年)属雄州。北宋属南雄州。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移县治于陈坊(今县城范围)。元属南雄路。元贞元年(1295年)迁治于县东北部陆源地,后因舟楫不通,复迁此,历为县治。明及清初属南雄府。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属南雄直隶州。1914年属岭南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0年属北江专区,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1956年属韶关专区,1970年属韶关地区,1983年属韶关市。县名因有始兴江得名。地处大庾岭东南部、瑶岭东北部。最高峰观音栋海拔 1428 米。浈江流贯县北,墨江、澄江由南向北汇入。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产杉、马尾松、樟、水杉和毛竹等,有观光木、金叶含笑、白桂木、伞花木、三尖杉、红椿等珍贵树种。建有国家级车八岭—樟栋水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矿产以钨矿较著名。为粤北主要产粮区之一。农产以稻为主,并产花生、油菜籽、豆类、烟草、茶叶、柑橘等。特产有香菇、松香。有家具、锅炉、木材加工(地木板)等工业。323国道和龙始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沈所八一村、始兴革命烈士墓等。玲珑岩为风景区。


猜你喜欢

  • 哪吧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喇叭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遵义县: 哪吧场在 “城东九十里”。

  • 营盘

    即今陕西柞水县西北营盘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孝义厅 (今柞水县) 西北有营盘。集镇名。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部、金沙江东侧。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20。纳西语称打鼓之,意为“大具

  • 丁山镇

    即鼎山镇。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今与蜀山、汤渡二镇合并为丁蜀镇。以生产紫砂茶具著称于世。在重庆市綦江县西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镇人民政府驻丁山场,人口3000。以境内丁山坝

  • 汪家墩市

    在今江西都昌县北二十里汪墩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都昌县北有汪家墩。

  • 天耳井

    在今云南云龙县东和平村(天耳井)。《清一统志·大理府》“诺邓盐井”条下:“大井,在(云龙)州东北三十七里。天耳井,在大井东三里。”

  • 壻水

    又名听水、左谷水。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源出听山,东流径城固县北,入汉水。《水经·沔水注》: “左谷水出汉北,即壻水也……川有唐公祠。唐君字公房,成固人也,学道得仙……公房升仙之日,壻行未还,不获同

  • 信阳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阳县置,为信阳军治。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而改名。治所即今河南信阳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为信阳府治。十五年 (1278) 为信阳州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

  • 布达拉宫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为梵语之音。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相传7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后世屡有

  • 万岭箐

    即今四川江安县南万里镇与长宁县东南万岭镇间之蜀南竹海。清嘉庆《江安县志》卷2:万岭箐“一名松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城墟大小射圃遗迹,碑志灭没不详所始。……《方言》:凡竹木茂者皆呼为箐,竹曰竹箐,木曰木

  • 长春河

    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太平四年(1024)“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挞鲁河名为长春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