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远县

威远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威远戍置,属资州。治所即今四川威远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卷52: 威远县 “取威抚远人之义”。大业初属资阳郡。唐属荣州。元初废,后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 省入荣县。十三年 (1380) 复置,属嘉定州。清康熙六年 (1667) 又废入荣县,雍正六年 (1728)复置。十二年 (1734) 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②1913年改威远厅置,治所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因与四川威远县重名,1914年改景谷县。


(1)旧县名。1913年改威远厅置,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1914年改名景谷县。(2)今县名。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内江市。面积1287.22平方千米。人口约74.7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严陵镇。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威远戍,十一年置威远县,属资阳郡。《元和郡县志》威远县:“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十一年改戍为县,因戍为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隶荣州。南宋绍熙中属绍熙府。元初县省,元统元年(1333年)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入荣县;六年复置,属嘉定府。十年又省入荣县;十三年再复置,属嘉定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入荣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属嘉定府。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68年属内江地区,1985年属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荣威穹窿低山丘陵区。威远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中部,乌龙河流经东缘。西北还有越溪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薯类。为省黄麻、金银花、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及重点县。特产“七星辣椒”著名。有天然气、煤、盐卤、陶土及铁矿。工业以矿产资源为优势。有大型天然气脱硫厂。为川西南输集气中心,复线管道通成都、德阳等市;并有钢铁、机械、建材、煤炭、化工等工业。螺纹钢、角钢、钢锭、炭黑享有盛誉。资威铁路经县境东,内威、贡连等公路在县城交会。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东堡山烈士陵园及佛二岩大佛、威远白塔等。


猜你喜欢

  • 新城村

    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新城镇。《方舆纪要》 卷23真州: 新城村 “在县东北十五里。南通何家港,北达扬子桥,往来之通道也。俗谓之都天庙”。

  • 焦山港

    一名焦山河。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为长江支津。自调弦口分流,经焦山下,入湖南华容县,东南流入洞庭湖。《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县东六十里有焦山,……山下有焦山港,通洞庭湖。”

  • 新和州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于当涂县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寻改为雄远军。五代南唐保大末置,治当涂县(今属安徽)。辖境相当今当涂县地。旋改为雄远军。

  • 东路右翼左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依德尔莫格西南。

  • 白茆湖

    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西。《清一统志·扬州府一》:白茆湖“东通官河,昔置斗门桥于此。运河水涸,则引湖以济漕”。

  • 龙王潭

    即水阁凉亭。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

  • 包山

    ①一作苞山。又名夫椒山,俗称西山。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西山。《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李善注引王逸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如石室,俗谓洞庭。”晋郭璞《江

  • 马逻港

    亦作马骡港。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北马逻村。《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马逻港“在府东北九十里。由此陆路走庙湾。明初徐达攻淮安,败张士诚援兵于此,遂拔淮安城。今有巡司戍此”。

  • 寺沟石窟

    即北石窟寺。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五十里。

  • 通天馆

    馆驿名。亦名长兴馆。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一肯中乡一带。《辽史·地理志》 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即“长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