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远县

威远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威远戍置,属资州。治所即今四川威远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卷52: 威远县 “取威抚远人之义”。大业初属资阳郡。唐属荣州。元初废,后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 省入荣县。十三年 (1380) 复置,属嘉定州。清康熙六年 (1667) 又废入荣县,雍正六年 (1728)复置。十二年 (1734) 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②1913年改威远厅置,治所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因与四川威远县重名,1914年改景谷县。


(1)旧县名。1913年改威远厅置,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1914年改名景谷县。(2)今县名。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属内江市。面积1287.22平方千米。人口约74.7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严陵镇。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威远戍,十一年置威远县,属资阳郡。《元和郡县志》威远县:“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十一年改戍为县,因戍为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隶荣州。南宋绍熙中属绍熙府。元初县省,元统元年(1333年)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入荣县;六年复置,属嘉定府。十年又省入荣县;十三年再复置,属嘉定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入荣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属嘉定府。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68年属内江地区,1985年属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荣威穹窿低山丘陵区。威远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中部,乌龙河流经东缘。西北还有越溪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薯类。为省黄麻、金银花、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及重点县。特产“七星辣椒”著名。有天然气、煤、盐卤、陶土及铁矿。工业以矿产资源为优势。有大型天然气脱硫厂。为川西南输集气中心,复线管道通成都、德阳等市;并有钢铁、机械、建材、煤炭、化工等工业。螺纹钢、角钢、钢锭、炭黑享有盛誉。资威铁路经县境东,内威、贡连等公路在县城交会。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东堡山烈士陵园及佛二岩大佛、威远白塔等。


猜你喜欢

  • 宁江设治局

    1935年改临江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城子。王树五《云南省市县名考释》:“‘宁江’一名则取‘临江’二字之谐音而成。”( 《地名集刊》 1986年第2期) 1949年迁治

  • 法库县

    1913年改法库厅置,属奉天洮昌道。治所在法库门 (即今辽宁法库县)。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33: 发库边门,“国语 (满语),发库,鱼梁也”。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2: “法库,汉人言瀑布也。

  • 辛夷坞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辋川乡。唐王维有《辛夷坞》诗。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辋谷。唐王维有《辛夷坞》诗。

  • 鹊尾洲

    亦作鹊洲。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一带长江沿岸。《宋书· 明帝纪》: 泰始二年(466) 三月, “袁��顿鹊尾, 联营迄至浓湖, 众十余万”。《元和志》 卷28南

  • 凤池山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七十里。山之坳有凤池,广三、四亩。相传有五色鸟常浴于此,意其为凤,故名。《十国纪年》:“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即此。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白石乡和杉岭乡交界处。清

  • 马街镇

    即北宋之冯街镇。在今四川郫县北二十里古城乡(马街场)。《清一统志·成都府二》:马街镇“在郫县北”。(1)在云南省罗平县西北部。面积267.2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街,人口3120。旧时

  • 鹿泉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井州。治所即河北鹿泉市。《元和志》 卷17获鹿县: “以鹿泉在汉县南,因为县。” 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恒山郡。唐属恒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获鹿县。古县名。隋

  • 白骑坞

    在今河南孟县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水经·济水注》:同水“出南原下,东北流径白骑坞南,坞在原上,为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白骑坞,“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

  • 古都县

    唐置,属谅州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一带。后废。

  • 阿干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阿干堡置,属兰州。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蒙古至元七年(1270)废为镇。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阿干堡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阿干镇。属兰州。蒙古至元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