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居镇

安居镇

①北宋置,属铜梁县。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七十里安居镇。明成化十七年(1481)于此置安居县。清康熙元年(1662)废县仍为镇。雍正七年(1729)置巡司。民国初设县佐。

②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六十里安居镇。

③元置,即今山东济宁市西南二十里安居镇。地处运河之滨。民国《济宁县志》卷2:“安居乡在城西偏南,当运河右岸,西跨牛头河上。”交通便利,商业繁盛。


(1)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西部。面积75.9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居村,人口 5280。自隋代起,田、褚两姓居此,因村临公路河道,水路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在此安居乐业,故取村名安居;后成立集镇,改称安居镇。1949年属平原省嘉祥县第八区。1956年划归济宁县,旋即撤区成立安居乡。1958年时建安居公社。1966年曾改称安居区。1969年复设安居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老运河、龙拱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稻。市属造纸厂、助剂厂、水泥制品厂驻此。另有福利企业、工艺制品及耐火材料等企业。兖新铁路、105国道、327国道、平徐公路经此。(2)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居,人口2.2万。明成化年间已成集。《随州志》载“自宋历元、明以来为兵火所不到,人以长庆为福地。明末流寇日炽,土人环山为堡,二十年无一人遇害”,来此者日增,企能在此安居乐业,故名。1949年属安居区。1958年改为高潮公社,不久复为区。1975年撤区,析置安居公社。1984年置镇。属涢水冲积平原。主产稻、小麦、棉花,盛产金黄蜜枣、蔬菜。有轴承、麻纺、针织、造纸、酿酒、农机等厂。随宜公路经此。(3)在重庆市铜梁县北部。面积63.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居,人口 7590。明安居县治。以安居溪得名。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废县为镇。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安居乡。1919年撤乡复镇。1958年安居镇、赛龙、波仑、鼓楼等乡合建安居公社,1961年又分建安居镇、赛龙、波仑、鼓楼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5年赛龙乡复入安居镇。1989年泉溪(原鼓楼)、波仑、团碾三乡并入安居镇。农产稻、小麦、玉米及柑橘、花生等。有缫丝、制药、食品、水电、碳酸锶等厂。为县北工商业中心集镇。绵璧公路经此。河通轮船。(4)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中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居坝,人口 4870。以驻地安居坝得名。1951年设安居乡,1958年为公社,1981年更为安居坝公社,1983年改为安居坝乡。1992年安居坝、琼江、安平、护村四乡合并置安居镇。有铸铁、机砖、榨油、酿酒、服装、水泥预制件等厂和县蚕种场。川鄂公路、遂内公路、遂安公路经此。(5)在四川省三台县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居,人口 3700。清康熙年间建场,名云台场。后因盐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故更今名。1951年为安居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2年宝泉乡并入。有自来水、农具、制盐、印刷、服装等厂及蚕茧站。为县南农副产品集散地。潼象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托里布拉克

    即今新疆区托里县。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塔尔巴哈台:雅玛图台“至沙喇瑚鲁素台一百二十里。中有托里布拉克腰台”。

  • 黑峒河

    指今湖北咸丰县西南朝阳寺镇北之阿蓬江(唐崖河)。《清一统志· 施南府》: 黑峒河 “在恩施县西南。有二源: 一出咸丰县西南,流过地坝砦,径普洛溪,西南入四川酉阳州黔江县,亦谓之黔水。一亦出咸丰县西南,

  • 鸣沙镇

    北周建德六年 (577) 于会州故址置,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隋开皇十九年 (599) 升为鸣沙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部、黄河南岸。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鸣沙,人口

  • 香雪海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邓尉山支峰吾家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吾家山 “居民以植梅为生,花时一望如雪,香风度十余里。前抚臣宋荦题 ‘香雪海’ 三字镌于石”。

  • 真龙县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境。三年 (607)属海阴郡。后废。

  • 茂都淀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一带。《水经·汶水注》: “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派别之处,谓之四汶口。其左二水双流,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又西南径东平陆县故城北……又西径危山南……又西合为一水,西南入茂都

  • 英雄城

    即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魏为南营州及昌黎郡治。《魏书·地形志》 南营州: “孝昌中营州陷,永熙二年置。寄治英雄城。” 即此。《元和志》卷18遂城县: “后魏孝武帝永熙二年,以韩瓒为营州刺史,行达此城,

  • 廉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正定、栾城三市县交界地区。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南部及晋州、无极

  • 穿石山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68常德府: 穿石山 “下有大窦,东西洞达,行人往来止息,可容百人”。明 《寰宇通志》 卷57称: “汉马援尝穿石窍以避暑,今可通水。春夏泛滥则江水自中过。

  • 周家坪

    即今陕西南郑县治。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南郑县: 周家坪 “在城 (今汉中市) 西南八十五里”。1961年南郑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