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县
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东汉废。北魏永安二年(529)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栾州。大业初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赵县东北宋城村。属巨鹿郡。东汉省。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北齐省。隋初又复置,大业初又省。
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东汉废。北魏永安二年(529)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栾州。大业初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赵县东北宋城村。属巨鹿郡。东汉省。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北齐省。隋初又复置,大业初又省。
①又名越王山、越山。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奉新县: 药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山上有药王庙,因以名之。其山盘险而上,及其顶平阔二十里,其中有湖水澄深无底,湖岸四时花木芳浓,风景异于
在今陕西镇巴县南一百五十里,接四川万源县界。明属西乡县,置巡司于此。清嘉庆七年(1802) 裁。在今陕西省镇巴县南。明属西乡县。成化年间置巡检司。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境。《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杏山“在卫西南四十里。今有杏山驿”。②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里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杏山“上多杏木”。③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寰宇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岷县东一百二十里闾井乡。
中国之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清宣统三年 (1911) 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1912年改为恩达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所即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西南恩达城。1912年改为县。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3:“旧有九曜星君殿”,故名。《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南屏山”条:其西为九曜山,“山石嵯峨,颇为雄峻”。②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九洲列岛。《方舆纪要》卷101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曾州。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南,属曾州。天宝后地入南诏。
1913年改固原州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清光绪 《固原州志》 卷9: “以其地险固,因名固原城。” 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旧县名。1913年置,治今宁夏回
亦作黑水峪。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渭水注》:芒水“出南山芒谷”。即此。《方舆纪要》卷52盩厔县“五福山”条下:“相传马融曾读书谷中,石室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