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州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即鸦儿看。一名押儿牵、牙儿干。今新疆莎车县治。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4正定府藁城县:示衣坂“在县西北三十里路侧。唐天宝末,安禄山陷藁城,常山太守颜杲卿以力不敌,至藁城迎见,禄山以金紫衣畀之,令仍守常山。杲卿归至中途,驻坂侧,顾长史袁
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店集镇。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即东县曾迁治于此。
地区名。指今四川省。《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七年(1357),“倪文俊陷川蜀诸郡,命伪元帅明玉珍守据之”。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刘升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刘升店“在枣阳县东四十里”。
又名铁炉头镇。即今江西丰城市南铁路乡。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县: 铁炉头镇“在县西南八十里”。
明崇祯十七年(1644)冬,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蜀王府为宫,成都为西京。据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亡。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即此。
唐乾宁四年(897)升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光化元年(898)复为华州。唐乾宁四年(897年)升华州置,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同华州。光化元年(898年)复为华州。
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南郑场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郑家场在 “城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