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彦苏站
亦作三站。清光绪七年(1881)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三道通乡南江东村。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南距(三姓)城……一百七十里三站,即小巴彦苏站。”
亦作三站。清光绪七年(1881)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三道通乡南江东村。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南距(三姓)城……一百七十里三站,即小巴彦苏站。”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佳冬乡。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茄藤社。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茄藤社 “离府治二百七十里”。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临江府。治所在伊力嘎 (今黑龙江省抚远县)。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因 “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故名”。1913年降为绥远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
疑即御宿苑。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 注: “如淳曰: ‘御羞,地名也,在蓝田,其
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鱼洞河 “在越嶲卫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吐蕃,流合罗罗河,入大渡河。其中常出鱼”。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钟落潭镇。清同治 《广东舆地图说》: 番禺县东北田心堡,“往来大道有钟落潭墟”。
1917年改望奎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双龙城 (今黑龙江省望奎县)。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属绥化市。面积2247平方千米。人口47.9万。辖7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望奎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孙铁铺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孙铁铺店“在县西七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十日,清军“抵孙铁铺”。
①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驻地双江镇。清属绥宁县,置双江巡司。1951年划入通道县。1958年通道侗族自治县迁治于此。②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北双江镇。民国《潼南县志》卷1:双江镇在“县西二十里”。③即今四川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 “伐许,次于函氏”。即此。古邑名。春秋许邑。在今河南省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前557年):“伐许,次于函氏。”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