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水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明《辽东志》卷1沈阳中卫:小沈水在“东自浑河分流,至城东折流而南,傍城西流,复入浑河”。《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小沈水在“卫西南四十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活水”。“四十”之“十”为衍字。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明《辽东志》卷1沈阳中卫:小沈水在“东自浑河分流,至城东折流而南,傍城西流,复入浑河”。《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小沈水在“卫西南四十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活水”。“四十”之“十”为衍字。
明洪武间改蒜岭站置,属福清县。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蒜岭。驿以岭为名。
隋大业七年 (611)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唐初属夷州,贞观十一年 (637)移治今凤冈县东北。永徽后废。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属明阳郡。唐贞观十一年(6
①唐广明中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靖安县。五代杨吴乾贞二年 (928) 改为靖安场。南唐升元元年 (937) 升为靖安县。②本名龙安镇。又称静安镇、龙湾镇。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史· 高宗纪》: 南宋
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改青山场院置,属鄂州。治所即今湖北大冶市。《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县治西南有铜绿山,亦古出铜冶铸之所。县名大冶,盖以此。”宋属兴国军。元属兴国路。明属兴国州。清属武昌府
①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南十五里。《国语·晋语》: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即此。今俗称青云山。②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尚书·序》: “仲丁迁嚣。” 《史记·殷本纪》: “帝中丁迁于隞。” 《索隐》: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澂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二十年(1283)降为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江川县龙街村。属澂江路。二十年降为县。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沅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沅州。清乾隆元年(1736)复升沅州府。1913年废。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即今福建浦城县北官田。《方舆纪要》 卷97浦城县: 官田砦 “在县北四十五里。宋庆元二年置”。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东北长江南岸。清设守备、千总驻守。 《清一统志·武昌府》:八吉堡“在江夏县北五十里”。
1933年12月福建人民政府(即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改龙漳省置,省会在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漳浦、长泰、漳平、龙岩、宁化、明溪等市县以南地。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