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隘
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南百余里。《清史稿·地理志》鹤峰直隶厅:“山羊隘旧属湖南慈利县,雍正时来属,设巡司驻之,后移白果坪。”
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南百余里。《清史稿·地理志》鹤峰直隶厅:“山羊隘旧属湖南慈利县,雍正时来属,设巡司驻之,后移白果坪。”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八十里。《清一统志·永顺府》作“永顺县西”,误。
亦作查巴哈、扎布堪、扎卜罕、扎布韩、扎布噶。扎布干,译言流沙。即今蒙古国从扎布汗省流入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的扎布汗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扎布噶河“上源曰锡拉河,出赛因诺颜部左翼左旗,西南流,北纳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西十二里太湖港上。民国 《湖北通志》 卷38: 秘师桥“旧系木桥。康熙四十七年改建石”。
明成化中置,即今广西昭平县。《方舆纪要》 卷107昭平县 “龙平旧城” 条下: 昭平堡 “正德三年迁堡城于府江东岸,置守备司。万历四年置县,六年于岸旧址建城为治”。
俗称乌审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阿都亥村。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依俗称改名乌审旗。旧旗名。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
在今河北大城县西。《方舆纪要》卷11大城县:孝顺洼“相传唐太宗征辽,万马所饮而成”。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地处燕山山脉青龙河支流冷口沙河谷道, 为控御要隘。《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冷口关在“县北七十里。明初,三卫贡道由冷口入。有关城……《志》云:东
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清一统志·甘州府》:石峡口山“在山丹县东八十里。两峰相对,下有石井”。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王卫尉曰,“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后汉书·虞诩传》: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地区名。亦称关右。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兴宁河。《方舆纪要》卷103兴宁县: 通海河 “在县城西。合吴田溪、西溪、东溪、许陂溪、凉溪、洋步溪、远安溪、通海桥溪、黄田溪、笃陂溪、汤口溪、淡坑溪十二溪之水,汇于城西,是为水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