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峄山

峄山

又名邹山、邹峄山或绎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 《诗经·鲁颂·閟宫》: “保有凫、峄” 的峄,皆指此。《左传》: 哀公七年 (前488),鲁师入邾,“邾众保绎”。杜注: “绎,邾山也。在邹县 (按指今市东南邹县旧治) 北。” 又 《晋书·郗鉴传》: 郗鉴 “避难于鲁之峄山”。据 《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峄山在兖州邹县南二十二里。《邹山记》 云,‘邹山,古之峄山,言络绎相连属也。”


古称邹山、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区东南。主峰五华峰,海拔555米,方圆10余千米。由古老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怪石嶙峋,洞穴深邃,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禹贡》有“峄阳孤桐”,《诗·鲁颂·閟宫》有“保有凫峄”,皆即此。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曾迁都于峄山之阳,遗迹犹存。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巡时曾登此山,命丞相李斯刻石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原碑已佚,元代仿刻碑存市文物管理所。五华峰和妖精洞有北齐摩崖刻经《文殊般若经》。后人建寺观,筑亭台,刻石纪胜,素有“邹鲁秀灵”之誉。


猜你喜欢

  • 罗洲

    一名海陵山。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寰宇记》 卷158恩州阳江县: 罗洲 “在海口,回环三百余里,在县西。《图经》 云: 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

  • 乞蓝部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缅甸克钦邦西南部莫宁。元代改云远路。

  • 晏么堂镇

    即今安徽泾县东南十五里潘村乡。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晏公堂镇 “在县东十五里石山铺”。

  • 水闸渠

    在今河北赵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4赵州:水闸渠“在州西南二里。《志》云:旧引清水河入城濠,壅而无泄,为东北田畴患,因凿此渠,西南出,会于洨河。今淤。近郊复多水害”。

  • 台东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台东厅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在台湾省本岛东南部,东濒太平洋,西南与屏东、高雄两县毗连,北接花莲县。东南海上有绿岛和兰屿。面积 3515.6 平方千米。人口24.

  • 桑干 (乾) 郡

    北魏置,治所在桑干县 (今山西山阴县东)。辖境相当今山阴县及怀仁县部分地区。后废。

  • 柳条堡

    明置,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柳条寨乡。明 《辽东志》 卷1 《辽东都司图》: 辽阳城北沙河南有柳条寨。《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柳条堡“在司北。旧为柳条寨。弘治中,始增置营堡于此”。

  •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水经· 渠水注》引 《竹书纪年》: 梁惠王二十八年 (前342),“穰疵(苴) 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二十七年

  • 王凤楼村

    即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1946—1950年初为平北县治。

  • 大堨

    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近延津。《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石勒“自统步骑四万趣金墉,济自大堨”。即此。古津渡名。又称灵昌津。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魏晋南北朝时为黄河南北重要津渡。十六国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