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崇善寺

崇善寺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名延寿寺。明代又改名崇善寺。原在旧城外,明洪武初扩建太原城,寺地划入城内。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荐其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建大雄宝殿、大悲殿等。清同治三年 (1864) 大部建筑毁于火灾。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殿宇和塑像皆明初遗物。

②亦名贝尔庙。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内。清乾隆八年 (1743) 由阿巴哈纳尔旗 (俗称贝子旗) 巴拉吉日道吉贝子和巴拉朱尔伦德布一世活佛主持修建,因名贝子庙。又因活佛曾得 “班智达”,意即总明的布教者称号,又名 “班智达葛根庙”,乾隆赐今名。历有兴建,有朝克钦等七大殿、五活佛殿、五佛塔、三十多个庙仓及两千多住宅,殿内有大量的壁画,为清代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


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南隅。始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改今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晋恭王朱㭎为荐其母高皇后,在旧寺基础上扩建,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当时既为佛寺,又为皇家祖庙。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被焚,现存山门、钟楼、大悲殿和东西两厢。殿内塑像完好无损。寺内保存大量宋、元、明版佛教藏经和两套500多年前的壁画临摹本,三尊明初泥塑贴金菩萨立像,均为珍品。门前有明洪武时铸造铁狮一对,神姿威猛,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猜你喜欢

  • 有扈

    又称扈。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北。《尚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后为启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

  • 东桑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东礵岛。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东礵岛。郑和下西洋经此。

  • 沘山

    即今安徽霍山县南霍山。《汉书·地理志》灊县:“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水经·沘水注》:“《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

  • 康城

    ①在今河北无极县北。《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康城 “在县北五里。相传慕容燕所筑。一名康王台”。②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五里康城村。《寰宇记》 卷7阳翟县引 《洛阳记》 云: “夏少康故邑也。”《

  • 火灼堡

    在今贵州黔西县北。《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率兵直入大方,奢社辉、安位焚其巢,窜火灼堡”,即此。《清一统志·大定府》:火灼堡“水西巢穴也。亦谓之灼城。或讹为火著”。在今贵州省

  • 卑失州

    唐以卑失部置,初隶定襄都督府,后属桑乾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卑,又作毕。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卑失部置,属桑干都督府。确址不详。后侨治夏州朔方

  • 舞鹤台 (臺)

    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南四里。《新唐书· 礼乐志四》: 乾封元年 (666) 封泰山,“乃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名封祀坛曰舞鹤台,登封坛曰万岁台,降禅坛曰景云台,以纪瑞焉”。

  • 羊飞山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舆地纪胜》卷177万州:羊飞山“在州西南五十里。《旧经》云:昔有人于此山学道,常养二羊, 忽一日诫童子云:‘勿放羊’。童子放之,一羊冲天而去。因名”。《方舆纪要》卷69万县:羊飞

  • 辰阳

    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辰溪县西。《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汪渚兮,夕宿辰阳。”即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南省辰溪县西南。因在辰水之北,故名(《水经注·沅水》)。《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陼兮,夕

  • 大桥头河

    在今云南剑川县东。《方舆纪要》卷117剑川州:大桥头河“在州东二里。古名合惠尾江,南流入剑川湖。每遇洪潦,辄泛溢害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