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北宋改名太室书院,后改为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讲学于此。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元改为嵩阳宫。清复为嵩阳书院。


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太室山峻极峰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得名。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周改为太乙书院。北宋太宗时改名太室书院,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更今名,为宋初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宋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其后时兴时废,清康熙年间重修。院内有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游山时所封“将军柏”两株,周长近15米,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柏树。门前右侧有高达9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立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为嵩山最大石碑。


猜你喜欢

  •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遂行,宿乎屯”。《集解》:“屯在鲁之南也。”今曲阜市东南有屯里,应即春秋之屯。

  • 始建国

    南朝宋明帝改始安郡置,属湘州。治所在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林、灵川、永福、阳朔、恭城、平乐、荔浦等市县地。南齐复为始安郡。南朝宋泰始初改始安郡置,治始安县(今广西桂林市)。齐复为始

  • 咕哩葛达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清谢清高 《海录》: “明牙剌…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

  • 钳卢陂

    一名玉女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张衡 《南都赋》: “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元和志》 卷21穰县: “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 恩平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恩州置,治所在齐安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阳江二市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恩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恩州改置,治齐安县(今广东恩平市北)。

  • 鱼丘山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山 “在州东。其状如鱼。五代梁改县名鱼丘以此”。

  • 妙庄岩路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由普济寺直达海滨。清许琰《普陀纪胜》:“妙庄严路自南道头至山门五六里,皆啄石甃成,孔道随形高下,相势宛委。道旁多撑云古木,交景垂荫,翠峰环映,怒浪鸣空。”

  • 牙头寨

    元置,在今河北赤城县北。《明史·华云龙传》:洪武初,“行边至云州,袭元平帝僧家奴营于牙头,突入其帐,擒之,尽俘其众”。

  • 二十四桥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门外。《方舆胜览》卷44扬州: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废,不可得而考”。宋沈括《补笔谈》犹载二十四桥之名。或谓二十

  • 绿玉河

    又名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市和田河西源喀拉喀什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于阗》 引晋高居诲 《使于阗记》: “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 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 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