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哈县
1939年析伊宁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尼勒克县。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
旧县名。1939年由尼勒克设治局升县,并改名巩哈县。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驻地尼勒克镇。1953年更名倪利克县。1954年易名尼勒克县。
1939年析伊宁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尼勒克县。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
旧县名。1939年由尼勒克设治局升县,并改名巩哈县。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驻地尼勒克镇。1953年更名倪利克县。1954年易名尼勒克县。
即松潘叠宕威茂州宣抚司的简称。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松州 (今四川松潘县)。后移治茂州汶川县 (今四川汶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岷江上游地区。后废。
亦名龙格。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四年(408),谯纵请桓谦于后秦,相助共击刘裕。“谦至成都,虚怀引士;纵疑之,置于龙格,使人守之”。胡注:“龙格盖即今成都府广都县龙爪滩之地。”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太子坪南。因两大石相对如门,故称天门石。其左有天门寺。明陈文烛《游峨山记》:“入天门石,度天仙桥。”王世性《游峨眉山记》:过通天堂,“右折二石矗天,开一鎼为天门石,转而过为七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方舆纪要》卷22邳州: 泇口镇在 “州西北九十里。亦曰泇口集。……正统中,刘六等作乱,官军败之于泇口集”。古镇名。又称泇口集。即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泇口。因泇河由此汇入运河得
东汉改绛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新田遗址。北魏改曲沃县。东汉改绛县置,治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晋书·刘聪载记》:“赵固、郭默攻其河东,至于绛邑。”即此。北魏太和十
即县桥市。今浙江黄岩市南二十二里院桥镇。
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寰宇记》 卷20文登县: “ 《郡国志》 云,不夜城北有海牛岛。无角紫色,足似龟,长丈余,尾若鲇鱼,性捷疾,见人则飞赴水。皮堪弓鞬,脂可燃灯。”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33郓城县: 明天启中,“徐鸿儒作乱,聚众 卞家屯,置其家于梁山泊。起兵围魏家庄,遂寇县境,围梁家楼,据为巢穴,去县二十里,遂进陷县城是也”。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塘㙍江。《方舆纪要》卷104吴川县:平城江在“县西二十里。源出(化)州境那阳山,经林公渡入海”。《清一统志·高州府》:平城江在“源出化州那阳山,南流为平泽水,又东南流至
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为全真派著名道观。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初名天长观。金明昌三年(1192)重建,泰和三年(1203)改名太极宫。元初长真真人邱处机住此。太祖二十二年(1227)改称长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