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
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间长江铜锣、明月、黄草三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乃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胡三省注:“巴峡,在巴郡巴县,有明月、广德等峡,亦谓之三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
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间长江铜锣、明月、黄草三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乃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胡三省注:“巴峡,在巴郡巴县,有明月、广德等峡,亦谓之三峡。”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约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地理志》:代州繁畤县有大石寨。即此。即今山西省应县东南大石口。《宋史·地理志》:代州繁畤“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寨”,即此。金
一名东阳。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东张镇。《史记·曹相国世家》: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参“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即此。《正义》引《括地志》:“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又称
即永固陵。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
在今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二十四里澜沧江西岸的卡若村。“卡若”藏语意为闭咀。1978年开始试掘, 已发现房屋遗址二十六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数万件。遗址和出土文物均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遗物。在西藏自治
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什拉乌苏河。《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黑河“正西流,至(归化)城南有巴汉土尔根河自北流入,又西有西喇乌素、呼图克图二水,源自杀虎口北,西北流,合于此河”。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宣和四年(1122),徐兢随路允迪、傅墨卿出使高丽, 自明州港(今宁波市)出发,经由大浃口(今甬江口)出海,经大榭山、小榭山,“而后至沈家门
唐置,属泸州。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贞观二年 (628) 改属荣州。八年 (634) 废入威远县。
西汉置,属河间国。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小范) 西北沙洼乡。东汉改名武遂县。见“武遂县”。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属石州。治所在乌突县(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十五里曹峪坪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隋开皇元年(581)改太和郡。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治乌突县(在今山西省临县西)。辖境
即玛枯雅尔。在今新疆墨玉县西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和阗县:玛库雅在“城西北九十里”。